和谐婚姻家庭建设思考建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平安、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平安、和谐、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家庭道德建设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从我县民政、妇联、法院、信访部门近三年婚姻纠纷案件数据统计显示来看,我县婚姻纠纷不断呈上升趋势,婚姻纠纷层出不穷。特别是2008年9月,我县接连发生两起爆炸案,导火索都是婚姻感情纠纷,这无疑为我县的和谐家庭建设敲响了警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此,笔者就如何推进和谐家庭建设作出如下几点粗浅的分析和看法:
一、当前我县婚姻家庭的现状
我县作为后发展山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较快,同时婚姻家庭领域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尤其是打工潮的兴起,许多年轻人的观念较之前开放,结婚、离婚频率加快,结婚草率、离婚也轻率。据统计,2008年全县仅通过县民政局离婚的夫妻达580对,2009年达620 对;而2010年1-7月,协议离婚夫妻已达到500对,通过县人民法院判决离婚74起,较往年均呈上升趋势。婚姻不稳定因素的急剧示增长,不仅限对家庭伦理道德生产了强烈的冲击,而且使越来越多的子女因父母离婚而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他们的成长埋下了隐患。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特别是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中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施暴严重。今年1-7月,我县110报警中心共出警 595次,其中制止家庭暴力150次。县妇联1-7月接待的68起来访案例中有42起是婚姻家庭问题,占61.7%。其中85%以上的婚姻家庭纠纷信访案件中均存有严重的家庭暴力,尤其是今年来家庭暴力上访案件中,县直机关单位公职人员的家庭纠纷明显增多,甚至个别领导干部也经常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不仅如此,家庭冷暴力也大有存在,这种冷暴力大部分发生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稳定的家庭中,一些家庭成员缺乏责任感,对家人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不尽义务,有的心胸狭隘,只为一点琐事,就对配偶怀恨在心,长期不理不睬。导致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子女性格自闭,配偶满腹怨气,无法沟通,婚姻名存实亡。道德航向迷失。部分人由于价值观扭曲,在金钱的引诱下,迷失了道德航向,把婚姻当儿戏,婚姻观沾染了“铜臭味”。他们把经济因素视作婚姻的最高标准,把婚姻理解为可以等价交换的“商品”,为了荣华富贵不惜牺牲爱情。道德意识淡薄。受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部分人性道德滑坡。“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同,首先法庭对其谴责乏力,尤其是婚外性关系违背了夫妻忠诚与专注的规范,对配偶、子女都带来了伤害。有的甚至还以拥有婚外情为荣,毫不掩饰,登堂入室,严重动摇了婚姻基础,有的最后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婚姻家庭关系恶化引起突发事件决非偶然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法律有待完善是其社会原因。针对当前的家庭暴力,目前我国只是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和决议,而且可操作性并不强。拒绝赡养老人、虐待残疾老人、重婚等虽然是法律明令禁止的事情,但由于打击力度不够,犯法者依然能逃脱制裁,从而助长了这些人在家庭中的不法行为。司法部门也即使受害人被打的鼻青脸肿,如果不构成伤害罪的,对施暴者也无法处罚,这些实际上都是对暴力的默许,是对施暴者的宽容。婚外情目前更是被称为个人隐私,其他人不好干涉,社会舆论对其谴责乏力,导致婚外情的蔓延滋长。普法滞后,封建残余影响是其思想根源。“法育”依然大是存在,犯法者不知其罪,受害者自认“倒霉”,不知用法律保护自己。加上封建思想影响,仍有许多人把家庭行为中的违法现象视为“家务事”,而“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丑不能外扬”的观念更为一些不履行家庭道德义务者,设置了一把“保护伞”。缺乏思想道德教育是其根本原因。当前,由于缺乏传统美德和婚姻家庭道德义务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系统
和谐婚姻家庭建设思考建议
本文2010-11-15 14:48:46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