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亲子教育难问题调研报告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亲子教育不仅在儿童的社会情感、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和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谐有效的亲子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孩子早期心理、智力发育理更具大影响。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由于外出打工,无暇顾及照顾子女,在隔代教养、寄养等极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与家庭教养模式下,子女与父母聚少离多,传统的双亲教养模式被忽略,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效监督的孩子亲子教育严重缺失。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当代农村家庭中。长此以往,不仅极易产生安全问题,使家庭环境恶化,同时也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
一、当前农村开展“亲子教育”的难点及原因
1、父母长期缺位,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而长期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在身边,日常生活是由爷爷、奶奶等照顾,稍懂事一点的孩子有的甚至单独在家,这样极端不完整家庭结构,子女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互动缺失。我们所在的通道县城镇乡村幼儿园、学校中就有许多孩子属于农村留守儿童,根据我们最近的一项统计,留守儿童多的乡镇幼儿园、学校中孩子父母外出务工人数最高的有65%以上,这65%的孩子中其中45%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居住,还有21%与其他亲戚居住。这种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家庭教养结构使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严重缺失,也给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等带来困难。
2、形式单一,“亲子活动”内容缺乏新颖感与时代感
目前,农村地区幼儿园、学校开展亲子活动普遍缺乏新颖感与时代感,仍采用一些传统的歌唱比赛、运动会等方式,虽然这些亲子活动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经常采用这种形式的亲子活动既不能解决父母对孩子们成长中积留下来的问题,更不能让父母与孩子在不多的接触中深入交流与沟通提供应有的方法、途经,无法引起家长和孩子的兴趣,反而使家长觉得这些活动成为了一种任务,从而无法真正起到亲子活动的教育意义。造成农村地区幼儿园、学校亲子活动缺乏新颖感与时代感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教师、政府职能部门都未能充分意识到亲子活动的重要性,往往把亲子活动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一种例行公事,或者仅仅将其变成一种与家长见面交流的渠道。其次,农村较发达地区由于缺少资金、设施、技术、场地等条件,使开展一些符合时代特征、新颖有趣的亲子活动较为困难。
3、思想认识不足,家长“亲子教育”的观念意识淡薄
农村地区很多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对素质教育、家庭教育认识不足,“亲子教育”的观念意识淡薄,他们认为既然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应该由老师负责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只要在此之外照顾好孩子就可以了,而且现在农村很多家长由于要外出务工,工作比较繁忙,也无法抽出时间来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教育”活动,这种“亲子教育”的观念意识淡薄的原因是由于农村地区许多家长未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孩
农村亲子教育难问题调研报告
本文2010-11-14 10:04:1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