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法律防范的路径选择
金融全球化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由于金融体系发育程度比较低、抗风险能力弱,潜在的金融风险必然存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探讨、分析、研究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国内外金融风险及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法律和法制缺陷,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范和法律、法制应对措施,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我国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金融风险隐患的表现形式
(一)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面临的金融风险
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与金融风险总是相随相伴的,对我国而言,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可能面临以下3个方面的金融风险:
一是主权国家的金融安全风险: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会发生相应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会降低,金融结构将会变成国际性而不是本国性,我国政府要将金融体系完全置于自己的掌控这下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旦金融领域出现危机,很容易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二是金融全球化加剧全球外汇、银行、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金融全球化也带来了全球“金融泡沫”,蕴藏着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金融体系不成熟,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若资本流入突然逆转,将使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大幅度上升。
三是金融市场受到海外主要金融市场动荡的波及、市场波动的风险:外国资本的流入和外国投资者对我国市场的大量参与,潜在地加强了我国与国外主要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一旦国外金融市场出现风险,必然波及我国金融市场。
(二)我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运营的风险
投(融)资市场的金融风险:一是股票、期货市场风险。近几年,我国股票、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大量发生,已发生多起证券公司因资不抵债被接管的案件,股市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最危险的部分,一旦发生问题,其破坏性将大大超过银行信用风险。二是信用过度集中于银行。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负债率高,资金周转缓慢,经营效益不好,在融资责任过分集中于银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就直接表现为银行风险问题,银行因此积累了较大的风险。三是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在通过正常的金融渠道无法得到资金的情况下,它们可能采取以付高息、高回扣为诱饵的或以合营联营为名给予高比例利润回报的违法融资手段,在民间进行融资。违法民间融资所带来的结果是三角债务的纷争和搅乱正常金融秩序,这也是潜在的金融风险因素。
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一是利率风险。随着我国货币市场成熟发展,利率机制将趋于灵活,有管制的浮动利率将向开放的市场利率转变,必将使金融机构面临比较明显的市场利率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从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来看,资金来源中居民储蓄存款占80%,资金运用中有75%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贷款。在高额储蓄增长的情况下,一旦因为某种原因造成储蓄挤兑,银行可能会面临支付困难。三是管理风险。在金融体制改革期间,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失效,操作风险加剧,管理层腐败、总部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违法违规经营,金融诈骗、内外勾结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大案要案时有发生。
(三)金融体制不完善隐藏系统性金融风险
分业监管体制下我国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受到削弱。随着金融业并购重组活动的逐渐增多以及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在实践中逐步突破,各金融机构之间关联风险增大。运营中,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各金融机构往往是最大的
一、我国现阶段金融风险隐患的表现形式
(一)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面临的金融风险
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与金融风险总是相随相伴的,对我国而言,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可能面临以下3个方面的金融风险:
一是主权国家的金融安全风险: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会发生相应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会降低,金融结构将会变成国际性而不是本国性,我国政府要将金融体系完全置于自己的掌控这下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旦金融领域出现危机,很容易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二是金融全球化加剧全球外汇、银行、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金融全球化也带来了全球“金融泡沫”,蕴藏着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金融体系不成熟,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若资本流入突然逆转,将使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大幅度上升。
三是金融市场受到海外主要金融市场动荡的波及、市场波动的风险:外国资本的流入和外国投资者对我国市场的大量参与,潜在地加强了我国与国外主要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一旦国外金融市场出现风险,必然波及我国金融市场。
(二)我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运营的风险
投(融)资市场的金融风险:一是股票、期货市场风险。近几年,我国股票、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大量发生,已发生多起证券公司因资不抵债被接管的案件,股市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最危险的部分,一旦发生问题,其破坏性将大大超过银行信用风险。二是信用过度集中于银行。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负债率高,资金周转缓慢,经营效益不好,在融资责任过分集中于银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就直接表现为银行风险问题,银行因此积累了较大的风险。三是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在通过正常的金融渠道无法得到资金的情况下,它们可能采取以付高息、高回扣为诱饵的或以合营联营为名给予高比例利润回报的违法融资手段,在民间进行融资。违法民间融资所带来的结果是三角债务的纷争和搅乱正常金融秩序,这也是潜在的金融风险因素。
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一是利率风险。随着我国货币市场成熟发展,利率机制将趋于灵活,有管制的浮动利率将向开放的市场利率转变,必将使金融机构面临比较明显的市场利率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从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来看,资金来源中居民储蓄存款占80%,资金运用中有75%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贷款。在高额储蓄增长的情况下,一旦因为某种原因造成储蓄挤兑,银行可能会面临支付困难。三是管理风险。在金融体制改革期间,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失效,操作风险加剧,管理层腐败、总部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违法违规经营,金融诈骗、内外勾结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大案要案时有发生。
(三)金融体制不完善隐藏系统性金融风险
分业监管体制下我国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受到削弱。随着金融业并购重组活动的逐渐增多以及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在实践中逐步突破,各金融机构之间关联风险增大。运营中,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各金融机构往往是最大的
金融风险法律防范的路径选择
点击下载
本文2010-11-12 08:05:59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078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