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我区煤矿企业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10-11-08浏览:2450下载263次收藏

为了全面掌握煤矿企业职务犯罪情况,我院采取调查、座谈和走访等形式,先后对3家国有煤矿企业的职务犯罪状况进行了调查,掌握了我区国有煤矿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遏制和减少煤矿企业职务犯罪的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国有煤矿企业职务犯罪问题及严重危害

近年来,我区国有煤矿企业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经营效益逐年好转,规范性不断通过。但是,调查中也发现了企业在发展中的许多不正常现象,特别是企业自身经营中还存在着许多严重的职务犯罪和违法经营问题。这不但影响企业本身的经营发展及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局,同时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这样原因之一。2001年以来,我院共在煤矿企业查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案件28件32人,占查处整个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86.9%。

(一)职务特点明显,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煤矿企业发生的职务犯罪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犯罪主体利用职务便利,侵吞、挪用公款,使国有资产流失。涉嫌的罪名主要是挪用公款、贪污,这两项犯罪占整个职务犯罪的82.2%。据了解,主要是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企业负责人、直接管理人员的权利增大,加之监督措施不健全或者落实不到位所致。由于企业负责人、直接管理人员的权利增大,在支配、管理、经营国家资产中,责任人就利用职务便利,混水摸鱼,通过贪污、挪用中饱私囊。2001年以来,我院共查处涉案金额210余万元,虽经检察机关全力追查,仍有一部分损失无法挽回。

(二)“三类人员”突出。据调查,在企业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主体上,三类人员比较突出,一是企业负责人。据统计,2001年以来,共查处企业厂长、经理涉嫌贪污、挪用公款的案件14人,占查处企业职务犯罪总人数的50%。二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企业财务人员涉嫌职务犯罪表现为伪造帐目、贪污侵吞或挪用公款。据调查,有的企业会计、出纳一人兼职,这种现象既便是明知有问题,有时也很难查证。如我院查处的鹤矿集团南山煤矿社保科杨某某贪污一案,杨某某既自已做工资表,又自已发放退休人员工资,得以隐瞒退休人员死亡情况不报,做假工资表,自已支取死亡退休人员工资长达两年多之久,支取金额达20余万元。三是企业的业务主管人员。主要表现为利用职权勾结企业外人员共同窃取公共财务。如我院查办的鹤矿集团南山选煤公司张世国与鹤矿集团驻选煤公司收购部工作人员王某某、公司外人员刘某某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公司煤炭产品案,就是业务主管人员利用企业在煤炭产品装运管理上的漏洞实施的。

(三)违规现象普遍,成为职务犯罪的“祸根”。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职务犯罪案件都与私设小金库有关。为了谋取本单位小集体的利益,为单位在经济活动中解决一些不便报销的费用,职工的奖金、福利、特殊的招待费或其他费用等故意私下设置小金库,其资金来源通常是单位的帐外收入、赞助以及单位的其他不合理收入等。由于小金库只有单位个别领导知道,又无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往来帐目,缺乏应有的监督,为他们以权谋取、随意开支、随意送礼、搞不正之风和贪污贿赂活动大开了方便之门。

三、对国有企业中发生职务犯罪现象的原因的分析

(一)人生观、价值观倾斜,法制观念淡薄是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发生的思想根源。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一部分人认为能挣钱、挣大钱就是自已人生价值的体现,就是“本事”;纸醉金迷、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心中真正的人生标准。所以,就不择手段地“捞钱”、“捞利益”,加上脑子中没有法律这跟弦,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损害国家、集体利益而中饱私囊,满足个人私欲。

(二)规章制度不健全,给不法分子实施犯罪行为以可乘之机。通过分析近年我区办理的发生在国有企业28起职务犯罪案件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实施犯罪。如财务管理上会计、出纳一人兼任、工资审核、发放和公物管理责任不明确等等。

(三)监督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我区煤矿企业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