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0-11-05浏览:2165下载257次收藏

xx镇位于xx县西南端,与乐至、金堂相邻,距县城65公里,成都78公里。幅员面积7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984亩,辖3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797人,总户数14037户。2000年xx镇被列为省级试点小集镇,境内冯广路、仓淮路及成南高速公路、达成铁路穿镇而过,区位优势明显。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实施“十一五”计划以来,xx镇在县委、县府、仓山工委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艰苦奋斗,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大大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较快的乡(镇)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保守,市场经济意识差,信息比较闭塞,政府财政后劲不足、负债沉重,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仍然缓慢,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本世纪,是我镇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简称“十二五”规划”)是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编制的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也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背景下编制的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紧紧抓住战略机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顺利实现全镇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不断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措施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全镇上下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同时,提高现有产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加大农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引导农民建立多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抗风险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2、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一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加强生物工程治理,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存量,确保农业安全。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以镇农技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镇、村、组、户四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达到镇有中心服务队、村有科技协会、组有科技中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和品改力度,对烤烟、茶叶重点产业进行技术培训。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推行清洁化生产。大力应用沼气,到2015年,沼气普及率达到100%。在全镇开展污染现状调查,防止化肥、农药、废水等造成污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同时,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