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保局局关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调查与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11-05浏览:2036下载264次收藏

    近年来,随着环保地位提升、权力加大、资金增多,环保领域成为腐败的高发领域之一。为有效预防环保系统腐败行为的发生,xx区环境保护局纪检组通过查阅资料、走访有关单位和举办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和分析了环保系统易发腐败的环节,浅淡如何治理和预防环保系统腐败的建议和对策。
一、当前发生腐败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一)当前腐败案件现状
反腐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环保领域成为腐败的高发领域之一。据统计,2002年至2009年12月,全国环保系统有563人被立案查处,且案件数和涉案人数逐年上升。如2007年,环保系统违纪违法案件比2006年增长88%,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数比2006年增长216%。
(二)发生案件的特点
第一权力的滥用是腐败的最大祸源。从近几年环保系统发生腐败案件本质看,受贿、贪污、挪用案件居多,这些违法违纪者以部门负责人、业务主办和财务人员居多。因此,权力滥用,权力金钱化,以权谋私是此类案件的基本特征。
 第二无视法纪,违章办事。当前一些企业主为了逃避或减轻环保监督和处罚,大肆行贿,拉拢腐蚀环保干部。使一些干部违反规定审批、出假监测报告、随意减免排污费或协商收费等。导致个别干部无视法纪,贪图钱财,接受企业受贿。
第三发案集中,窝案频发,是当前发生腐败的案件又一特征之一。环保腐败案件主要集中在环评、固废、财务、人事、污控重点岗位,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已成为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的“高危地带”。且由个体向群体发展,窝案、串案明显增多,部门集体参与违法犯罪。
二、滋生腐败的环节、原因及危害
只要是权力机关,都易发生腐败行为。经调查分析,环保系统在行政审批、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执法、行政处罚、排污费征收、环境监测等环节则是腐败的易发地。
(一)滋生腐败的主要环节
1、项目管理。随着环境保护力度日益加大,建设项目审批前置,实施“一票否决”,项目审批、验收往往是同一股室负责,在机制上就存在漏洞,也就易滋生腐败。导致个别人用这种“特权”借机吃、拿、卡、要,甚至是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另外,评估机构存在“包办”环评评审、审批等内容,也易滋生腐败的发生。
2、排污许可证管理。目前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工作,主要污染物控制形势严峻,在日常的排污许可证发放和管理中,业主为取得排污权,贿赂环保干部,导致环保干部违反规定,随意发证或违规发证等。
3、环保行政执法。由于企业环境管理很不规范,存在偷排漏排、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违法排污行为。企业为了逃避处罚,行贿执法人员,个别现场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或发现后大事划小(提出较低额度的处罚金额)或隐瞒违法行为(不提出处罚意见),接受企业受贿,导致执法人员履职不到位、到位不履的现象时有发生。
4、行政处罚。在行政处罚中,业主为了减轻处罚或不受处罚,向环保工作人员行贿。致使环保人员对提出的违法处罚案件的处理上不按程序处理,或在处理中有失公平,不按规定随意大幅度降低处罚种类或处罚金额额度。
5、排污费征收。业主为了降低成本,少缴排污费,向环保工作人员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环保局局关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调查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