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2010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10-11-03浏览:2738下载137次收藏

**市2010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  

2009年,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平安兴平”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树立典型年”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全力提升“两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和平安创建知晓率),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领导责任

1、落实平安建设责任。全面贯彻执行《关于实行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和《兴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追究制实施办法》、《兴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警示制度》、《综治成员单位领导述职评议制度》四项制度,健全和完善激励制约机制,把党政领导干部抓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能力和实绩与晋职晋级和奖惩挂钩,使各级领导干部履行好“一岗双责”的责任。

2、管理责任制和综治委(办)例会、五部委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开展 “公众安全感”调查,提高考评实效。

3、严格实行责任查究。对综治工作薄弱、治安满意率低的乡镇(办)通报、警示提醒等方式,督促整改。对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长期混乱、“两率”连续处于末位的乡镇(办)、部门实施领导责任查究和“一票否决”制。把社会治安满意率、平安创建知晓率与各派出所、司法所工作绩效挂钩,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二、严打整治

4、加大严打整治力度。从严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毒品犯罪及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多发性犯罪。组织开展打黑除恶、“命案必破”和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排查管控。适时召开公开处理大会,震慑犯罪,教育群众。

5、集中整治治安乱点。重点整治群众高度关注的车站、市场、网吧、校园周边、娱乐场所和治安“盲点”;加大整治“黄赌毒”工作力度;开展打击陈尸闹事、堵门断路、煽动群众上访滋事及破坏投资发展环境四个专项行动。

6、高度重视对敌斗争。严密防范和打击其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宗教和境外非政府组织进行渗透破坏,危害社会稳定和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势力以及邪教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提高反恐怖工作水平。

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7、拓宽民意表达渠道。进一步落实民情恳谈、信访代理、信访事项终结和警示训诫四项制度;健全三项机制(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权机制);完善领导接待日、领导包抓重点案件、预约来访、驻村夜访制度,关注民生,倾听民声,掌握社情,尊重民意,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8、规范排查调处工作。在各乡镇(办)实行“五办合一”(综治、维稳、司法、信访、创建),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规范排查调处机制,坚持乡镇(办)、综治维稳成员单位每半月、村(社区)每周定期排查报送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制度。重点解决好涉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拖欠工程款、民工工资、失地农民、参与襄渝铁路建设人员以及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生活困难等信访突出问题。对一些处理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和重大信访案件,落实“五个一”包抓责任制(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组方案、一抓到底),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当地。

9、全力化解社会矛盾。要把排查涉法涉诉等突出信访问题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作为工作重点,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民怨,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治安防范

10、开展治安巡逻防控。切实抓好以公安机关为主的专业防控队伍建设,坚持实行24小时街面巡逻防控,及时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继续巩固以乡镇干部为主的二级专职防范队伍;加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社区)村(居)委会和治保、调解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义务联防,全力推动群防群治工作。在社区实施综治工作“四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巡逻队、警务室、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站、流动人口管理站)。

11、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在城区继续完善主要交通干线、繁华街区、金融单位、党政机关等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和红外线报警等技防措施;在居民小区安装对讲门和门磁报警系统。在农村继续落实以“警铃入户”为主的技防措施,提高广大群众协作联防的能力。

12、强化治安防范责任。要切实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的安全防范工作,充实加强治安保卫力量,强化单位内部治安防范责任,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广泛开展警民联防、区域协防、联户联防、邻里守望等群防群治活动。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的新途径,推广建立治安与保险互动、治安防范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法人责任制等做法,拓宽经费筹集渠道,完善激励机制。

五、社会服务与管理

13、改进社会服务管理。抓好流动人口和社会人的服务管理,落实出租屋、网吧以及娱乐场所等特种行业的治安责任。加强返乡农民工、失业下岗人员的管理。落实安全生产和交通、消防管理措施,加大督查整治力度,防止重大事故发生。依法、科学和高效管理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非政府组织等新兴领域。

14、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通过与政法干警“一帮一、结对子”安其身、暖其心,加强管理控制,实行跟踪帮教,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15、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治文化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深化体验教育活动,结对帮扶矫治青少年的不良行为,维护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关注弱势青少年群体,开展“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实现青少年违法犯罪大幅下降。

16、广泛开展“社区戒毒”。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大堵源截流力度,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六、平安创建

17、抓好平安创建宣传。充分发挥广播集中宣传、电视栏目专题宣传、电话彩铃宣传、网络信息宣传等媒体作用,办好《法治兴平》栏目和兴平法治网站,采取制作大型宣传牌、刷写标语、办板报、发放宣传单以及组建法制宣讲团等形式进村入户广泛宣传,深入开展“法律六进”、 “平安行动”及“平安进万家”活动。

18、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综治、平安创建工作以及政法综治战线先进模范和见义勇为先进典型,加强对基层群防群治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治安防范工作能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平安创建全民参与、平安成果全民共享的可喜局面。

19、提升平安创建效果。创新形式,拓展领域、提高平安创建质量、扩大覆盖面。扎实开展“零发案”、“无毒”社区(村)、乡镇创建活动;深化“十大基层平安单位创建竞赛”活动,创建一批工作标准高、示范性强、辐射面广的平安单位。加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整治铁路沿线废旧金属收购站点,创建平安铁道线。树立一批平安建设先进典型,发现和总结基层平安建设中好经验、好做法,适时组织观摩活动。开展市综治委成员单位中开展“联系包抓点”活动。

   

**市2010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