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形势下我县乡镇职能定位与运转模式探析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11-01浏览:2814下载220次收藏

新形势下我县乡镇职能定位与运转模式探析  

      

随着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启动,乡镇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从体制和机制创新入手,配套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乡镇政权功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笔者通过深入部分乡镇实地考察调研,并以此为视点,对乡镇职能定位与运转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作肤浅探析。  

一、我县乡镇职能定位与运转模式现状分析  

(一)乡镇政府职能和权力不对称,权责不等。我县乡镇政府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预算,管理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和财政、民政、司法综治、安全等行政工作。然而,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功能部分被县级各部门所支解,乡镇难以承担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与行政管理的职能。乡镇政府还存在着较多的权责分离问题,管理条条化。  

(二)乡镇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不顺,职责不清。在2001年全市机构改革中,我县将乡镇原有的“七站八所”(不含乡镇卫生院和学校)的机构编制、职能职责、人员进行了简单归并,使得公益性职责和经营性职责往往混淆在一起,事业单位既是管理服务者,又是经营者,监管缺位。一些事业单位虽属单设机构,但往往未能独立运作,经费未能单独核算,机构成了空架子,人员成了游击队,与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人员混岗现象较为严重。一些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不活,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僵化,能干之人进不来,慵懒之人出不去,“养人”问题十分突出。  

(三)乡镇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艰难,编制偏少。我县部分乡镇虽管辖人口不多,但辖区面积广,再加之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乡镇工作难以达到监管及时有力、服务方便快捷的要求。一些乡镇因涉及编制测算要素的人口、幅员面积、财政收入等指标数量较小,对其核定的编制数额也相对偏少。目前,一些边远乡镇普遍存在着人员进入少、调出多、编制空缺等问题,工作运转艰难。  

(四)乡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失严重。虽然近几年来市上通过录用乡镇公务员和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我县乡镇工作,充实了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力量,使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与此同时,乡镇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又被借走或调配到了县级部门工作,乡镇人员缺口仍然较大,素质仍然偏低。  

二、乡镇机构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途径与对策措施  

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探讨乡镇机构改革,首先应明确乡镇改革的定位问题,即是否对现行的乡镇治理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笔者认为,我县现行管理体制的管理权限基本配置在县级部门,乡镇政权组织的功能已逐步弱化,其在农村社会生活中往往扮演的是一个政府而又非政府的角色,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已势在必行。  

(一)完善乡镇政权组织功能。乡镇职能定位必须遵循把重点转到引导企业和农户发展生产、切实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上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形势下我县乡镇职能定位与运转模式探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