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司法局工作总结

栏目:总结讲话发布:2010-11-01浏览:2240下载201次收藏

xxx司法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四届党代会五次会议的安排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                                                                                                                                                                                                                                                                                                                                                                                                                                                                                                                                                                                                                                                                                                                                                                                                                                                                                                                                                                                                                                                                                                                                                                                                                                                                                                             障和法律服务,为建设殷实、富庶、和谐、文明的新凌源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法治环境。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2009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   法制宣传进一步深化   

1、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全民普法深入开展。调整了市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下发了普法依法治理实施意见和考评细则。利用“ 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妇女节,劳动节等宣传日,重点宣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行政复议法宣传周”和“法律援助宣传月”,宣传了《宪法》、《法律援助条例》、《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读本》《物权法》等法律法规。2009年3月初,结合国际劳动妇女节,举办电视专题讲座7天,受教育10万余人; 5月份,与市交警大队、城管大队、卫生防疫站一起,组织了大型宣传活动,为推动我市“争创省级卫生城”活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6月初,联合市妇联在电台、电视台举办了三期普法专题节目,集中宣传了新颁布的《辽宁省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 120000人受到教育。10月份,在行政复议法宣传周期间,联合相关执法单位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共设置咨询台10个,解答群众咨询近 6000  人。  

2、狠抓“法律六进”活动,把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成立了普法讲师团,明确了法制宣讲的具体时间和内容, “法律六进”有声有色。一年来,在企业开展法制讲座12场次,举办四期培训班,参训人员3000余人;法律进乡村25场次,法律进社区30场次。其中,3月末,在红山街道办事处举办了法律知识培训班,重点讲解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镇机关、各社区(村)干部150余人参加了培训。9月中旬,在东城总校举办了普法讲座学习班,对青少年犯罪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法律知识进行了讲解,该校500余名师生受到教育。  

一年来,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出动宣传车207台次,街道集市宣传80场次,板报橱窗182期,张贴标语近1960条,撰写调研文章1篇,发普法简报8期。全面提高了公民的法律素质。    

(二)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1、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全市24个司法所投资141.2万元,完成了建房工作,建筑面积达2662.35 平方米。全市30个司法所全部明确为派驻所,统一挂牌为凌源市司法局××所;30个司法所配齐了司法所长,工作人员达102人; 27家司法所配备了电脑,开通了网上办公平台;16家司法所达到辽宁省规范化司法所标准。  

2、司法所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各司法所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在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发面发挥积极作用。一年来,各司法所共解决疑难民间纠纷 138件,为基层政府提供司法建议69条,制定规范化文件40份,法制宣讲420多场次,受教育达14万余人。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430件,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4次,防止群体性上访92件,制止群体性械斗20次,节省上访费用近480万元。为“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乡镇街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三)人民调解进一步创新  

1、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我市现有调解委员会411个,调解人员1201名。年初,对基层30个法律服务所进行了整顿,培训调解员1300余人次,全面提高了基层调解员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水平。目前,各乡镇街调委会组织机构健全,办公场所、调解微、调解员微章、印章配备全部达标。一年来,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2500件,成功率100%,解答法律咨询4100余人次,在矛盾纠纷大排查中,全市共出动了调解人员3600余人次,排查出矛盾纠纷869件,解决纠纷苗头182件, 避免上访案件200余件,有效防止了矛盾激化。  

2、建立调解庭和便民站,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调解工作。完善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的衔接机制, 5月份,与人民法院联合建立了5家人民调解庭,一年来,调解庭共调解疑难案件近200件,既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和法院的工作压力,又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缓解了社会压力。6月份,在5个街道建立了“便民服务站”。目前,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800余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40000余份,发放“便民联系卡”42000余张,受理群众投诉190余件,接待群众来访400余人次,切实做到了为民、便民、利民、惠民。  

(四)法律服务进一步规范  

1、律师工作,认真开展《律师法》宣传活动,规范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加大了对律师工作的监查力度,切实加强对律师工作的管理、指导、监督。4月份,圆满完成了律师事务所年检和44名律师的注册工作。一年来,我市律师所共代理案件708件,担任法律顾问70家,接待法律咨询 260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 1200余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  

2、公证工作,完善和规范公证处内部管理,规范公证执业行为,严格办证程序,完善了审查、批准、出证手续,杜绝私自出证行为。3月份,认真组织了《公证法》颁布实施三周年宣传活动。一年来, 公证处共办理公证3188件,其中民事公证2606件,经济公证582件,接待公证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修改、草拟各类民事、经济法律文书、合同、协议等2300余件,调解纠纷16件,法律援助8件,全年公证收费80余万元,减免公证费20余万元,无错证、假证。  

3、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我市有法律服务所30个,4月份,借年检注册契机,净化了法律服务队伍,对符合条件的63名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注册,杜绝了无证执业的现象。一年来,法律服务所共担当法律顾问313家,代理诉讼事务406件,非诉讼事务1090件,代写法律文书409份,解答法律咨询29000余人次,业务收费25.6万元。  

(五)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推进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群众知晓率。法律援助工作是我市司法行政的亮点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心工程。2009年,我市法援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多次组织了大型宣传活动,宣传了《法律援助条例》、《辽宁省法律援助实施办法》、《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共接待咨询10000多人次,发放宣传单13600余份,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好评。同时,采取送法进社区、进乡村,建立法律援助课堂等多种形式,深入全市乡村、社区、机关、敬老院、企事业单位,宣传并现场办理法律援助80余场次,直接受益群众达20000余人。  

2、创新模式,打造“三位一体”的法律援助中心站。在原有的三十家子、刀尔登法律援助中心站基础上,2009年,又在沟门子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站,使广大困难群众就近得到高效、优质的法律援助,降低了受援人群的费用成本,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同时,在各司法所、老干部局、市妇联、市残联等部门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点,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法律援助网络,开通了法律援助热线,设专人24小时值班,16万群众直接受益。  

3、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积极为农民工维权。2009年,法律援助工作把援助重点转向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同时将援助事项扩大到农民工、农民经济利益受损等方面。3月份,联合法院等部门,为松岭子镇农民工王占红等十人讨回拖欠工资5万元。一年来,共办理农民工及涉农案件120余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法援中心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同时,也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许多疑难案件通过法援律师的调解得以解决。一年来,法援中心承办法律援助案件200件,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2496件,援助意见基本都被采纳,受援群众非常满意。司司令:1 六、安置帮教措施进一步落实  

1、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帮教工作走向正轨。建立完善各级帮教组织,全市共建立帮教组织301个,建立了衔接工作制度、帮教工作制度、谈话汇报制度、回访工作制度,并层层落实责任,使安置帮教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09年,我市财政拨付4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两劳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288名两劳释解人员均得到妥善安置。  

2、抓好跟踪服务,杜绝两劳释解人员重新犯罪。针对两劳释解人员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取思想上劝慰,政策、技术、资金上扶持等措施,使两劳释解人员能够自食其力,重新走向社会。2009年,我市两劳释解人员中,有86人被输送到外地务工, 89人免费参加了劳动部门举办的学习班,31人享受到低保。 10月21日 ,朝阳平安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来我市检查安置帮教工作,对我们的先进做法给与了高度评价。  

七、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1、狠抓班子建设。开展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引导力、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实行局长负责制和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使领导班子集体始终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责任同担,真正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  

2、注重队伍素质的提高。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组织全局党员多次深入基层,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定期走访慰问贫困家庭。  

3、选好用好人才。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通过竞争上岗,将年轻干部调整到科室重要岗位,年初,通过考核,将一批文化素质较高、具有专业知识的公务员充实到司法行政队伍中,使干部队伍逐渐向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转变。建成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八、信访等其它工作进一步提高  

2009年,信访工作围绕“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律师接访制度,共接待集体访和个体访213起,接待来访者1497人,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节省上访费用约25万元;司法局基础设施建设及法律援助中心办公用房建设,经多方努力,目前已经完成用地选址、环评、土地初审工作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拨资金到位后,即可启动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8万元(凌源市唯爱易爱诗伦思美容中心项目投资88万元;凌源市万元店建筑公司设备更新项目投资180万元;哼源建筑公司设备更新项目投资60万元)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300万元的任务指标。同时,法制、司法鉴定等其他工作都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一是各司法所硬件设施统一规范,但在职能履行成效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联动机制欠缺,工作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尚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现实需求;四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需进一步巩固成效、创新举措;五是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程度,还不能完全应对信息化及各种新的工作方式和任务要求;六是司法行政业务经费与业务开展程度相比缺口较大。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和解决。  

三、2010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凝聚民心。  

认真做好迎接“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准备工作。实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对各层次人员的普法教育,积极探索工作新机制、新方法,使宣传形式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预计组织大型宣传18次,利用“ 3.15” “ 12.4” 等特殊宣传日,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做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评选呈报工作,推进普法依法治市进程,培养典型不少于25家,争取至少6家进入省市先进行列。  

(二)   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排解民忧。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力度,重新调整基层调解委员会,取消三类调委会。健全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两次以上矛盾纠纷大排查,及时调处各类纠纷,力争实现重大疑难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置。在全市百人以上的企业建立12家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在 15个乡镇建立农民工矛盾纠纷投诉调解机制,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继续推进“村民自治法庭”建设,在街道已有“便民服务站”基础上,在其他25家乡镇街全部建立“便民服务站”。  

(三)进一步抓好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  

 完成市司法局基础设施建设及法律援助中心办公用房建设,完成全市6家街道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加大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力度,积极申请各司法所基础设施配套,争取达到全市30家司法所全部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专业化,12家司法所配备机动车交通工具。对全市司法助理员及法律工作者进行大型培训两次。同时完成12个省级司法所申报工作。  

(四)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维护民权。  

抓好法律援助中心机构建设、经费保障及机构运转,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努力实现援助经费达到10万元以上,提高法律援助中心的办案质量和水平,保证法律援助的社会效果。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援助知晓率,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主动介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建立农民工援助绿色通道 , 积极为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争取实现法律援助案件300 件,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3000件的目标。  

  (五)进一步做好法律服务工作、顺应民情。  

  拓展律师、公证服务领域,积极引导律师、公证业务向服务“三农”方面延伸,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管理,加强律师执业道德教育,抓好公证服务质量,教育引导法律服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执业观念。力争达到律师代理案件800件,挽回经济损失3000万元,公证办证4000 件,公证收费100万元的目标。整顿基层法律服务市场,对基层法律工作者进行两次以上培训,充分发挥惩戒委员会职能作用,对违纪的法律工作者进行严肃查处。  

(六)进一步做好安置安帮工作、实现民安。  

在各乡镇街分别建立两个安置帮教点,完成刀尔登北营子村、前进乡北京暖恒有限公司两个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在企业建立6个以上两劳释解人员安置帮教点,建立完善两劳释解人员三级防空体系,使两劳释解人员生活有人管、困难有人帮,最大限度预防回归人员重新犯罪。  

司法局工作总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