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以临战状态保障高速公路畅通
立足超前预防 坚持多方联动 时刻以临战状态保障高速公路畅通
我市辖区内现有京沪、日东、青莱三条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 330.48公里 ,保畅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尤其是京沪高速公路临沂段车流量较大、超限车辆增多、山区道路地形复杂,交通事故频发,保畅通工作十分艰难。京沪高速公路1999年建成通车时的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日车流量1.5万当辆。由于沂蒙老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京沪高速公路又是纵贯南北的国家级交通大动脉,日车流量现已增至4.2万当辆,远远超出了设计标准;临沂南段春秋雾多,平均雾天近三分之一,尤其是间断性团雾频发,严重影响道路畅通安全;临沂北段纵贯沂蒙山区丘陵地段,弯多、坡多、桥涵多,一旦遇有雨雪恶劣天气,路面稍有结冰,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据统计,临沂北段80余公里的路段上,仅2009年就发生交通事故千余起。面临如此巨大的保畅通压力,我局始终把保畅通作为公路工作的重中之重,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全力保障高速公路高效畅通,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平安、快捷、舒适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重点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筑了高效集中、协调统一的指挥平台
高速公路是交通公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畅通与否不仅影响到公路部门形象,而且影响到政府公信力,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省厅及省厅公路局领导经常深入抗冰雪现场、养护大修现场和鲁苏界主线站检查督导、现场办公,对我市保畅通工作促进很大。临沂市委市政府及高速沿线党委政府,坚持把高速保畅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做到“四个纳入”、“五个优先”:即把保畅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社会治安稳定综合整治工作重点,纳入安全生产督查及应急管理工作部署,纳入城乡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凡是涉及保畅通的工作会议优先安排,凡事涉及保畅通的机构编制优先批复,凡是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优先协调,凡是涉及畅通安全设施经费优先投入保障,凡是发生公路拥堵事件市县领导优先坐阵指挥,提供有力保障。为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长挂帅,市政府应急办牵头,交通、公路、公安交警等部门以及高速沿线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应急处置指挥部,具体负责应急保畅工作的指挥与调度。市公路局、各高速管理处也同步成立了相应组织,并与公安巡警和高速交警建立高速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坚持落实了每季度一次协调例会督查制度、每月一次联防联查联保集中行动,共同整治解决保畅问题。为提升应急保畅能力,加大治超力度,去年12月份,市委市府正式批复编制,在市公路局成立了“临沂市公路应急处置中心”和“京沪高速高速鲁苏界治超监测站”。为遏制闯卡逃费和恶意堵车,市政府下发了“依托收费站建设警务工作站实施意见”,一次性投资375万元,为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收费站新建了25个警务工作站,共打击处理违法事件300余起,行政拘留35人。为优化理顺高速公路管理机制,下移应急保畅力量,市局将直管的四个高速路政大队,划归为对应管理处直接管理,实行行政业务“双重领导”,实现一线应急保畅由管理处统一组织指挥,直接与高速交警联动;管理处管理之后,整合内部管理资源,优化配置保畅力量,实行路政养护收费监控人员统一编组,统一指挥,从而较好的解决了管理处管理没手段、畅通管理很无奈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保畅通工作效率。
二、立足超前预防,提高了快速预警、防控科学的防范能力
高速公路保畅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积极应付,变被动为主动,我们的教训和体会是,防范工作提前做,功夫下在“预防”上,时刻保持临战状态:
一是超前防范,提高应急预防能力。针对季节变化,早部署早防范,把握保畅工作主动权。临沂山多河多,道路地形比较复杂,保畅通工作受天气变化影响很大。我们坚持做到在季节转换前、接到重要天气预报时,或巡查发现突发路况时,提前通报,先期处置,把工作做在前面。每年进入冬季前,市局都要召开专题会议,对
时刻以临战状态保障高速公路畅通
本文2010-10-31 16:08:06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9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