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畜牧场秋冬季三防工作计划
2010年度畜牧场三防工作计划
——暨防寒保暖、防腹泻和防高致病性蓝耳病
各单位:
2010年气候极端异常,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四处蔓延,饲料价格持续攀升,生猪养殖行业面临极大调整和挑战。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思想统一、迎难而上、立足岗位、精细管理,切实落实好《2010年“三防”工作计划》和《2010年秋冬季节性疫病防控技术规程》,确保生产持续稳定、管理井井有条,努力打造平安猪场。
一、统一思想,高度认识“三防”工作是冬季畜牧生产的主旋律
“三防”指防寒保暖、防腹泻、防高致病性蓝耳病。防寒保暖是“三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事关防腹泻和防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效果。去年10月28日召开动员会议,“三防”中防腹泻存在差距,今年提早一周召开该会议,可见十分重要。腹泻病为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死亡率不高,但是经济损失大①;今年冬天专家预测为千年寒冷②,更给我们增加了巨大的难度,同时目前高热病流行蔓延、口蹄疫继续猖獗③,冬季防病压力依然严峻;我们对腹泻病防控的经验仍然欠缺④,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技术和方法。
二、工作目标
不发生大面积腹泻(10%以内)、不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不发生口蹄疫、防寒保暖覆盖率100%。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三防”工作稳定、有序推进,特成立“三防”工作小组,全面负责领导决策、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公司下属各单位负责人
四、防寒保暖工作
(一)、保温与换气的关系
冬季保温与通风十分矛盾。多通风,降低了温度,增加加热成本;多保温,空气质量恶劣,两者十分矛盾。目前我们采取早晚夜间以保温为主,通风主要在中午10点-下午3点,以开南窗为主,错位打开北窗。大风严寒天气,重在保温。冬季温度与体重呈正相关,“谁保住了温度,谁就赢得了增重,但未必赢得了健康”。总体原则:以保温为主,通风为辅。目前状况下难以协调该矛盾,需要改进保温加热系统,学习下明新场的地热系统。
(二)、如何防寒保暖
1、管理上确保做到四个关注
关注天气预报,提前掌握骤变气候。每区负责人每天收听天气预报,把握大风和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相互通知,做好准备,及时采取措施,即使是夜间或休息日,也要安排人员落实相应措施。
关注空气质量,避免舍内人畜中毒。一旦空气刺鼻,有滴泪感觉,务必通风换气,一般60米棚舍最多放3个焦炭炉。一旦出现人畜精神萎靡、昏睡、食欲不振等症状,疑似中毒,并立刻通风换气和上报场长。
关注保温成本,避免煤电料浪费。焦炭如何燃烧最经济、炭炉如何摆放位置最科学、如何开窗通风效果最好、保温灯到底多高、炭炉数量多少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大家细心研究,认真琢磨,拿出具体标准,进一步节约成本,避免出现炭炉“过冬”现象(即点着到熄灭持续燃烧100天以上或一个冬季)。
关注饲料投喂,适当调节采食量。各阶段饲料投喂量在标准的基础上提高10%,妊娠后期母猪11月初逐步提高到8斤-8.5斤/头/天。
2、重点把握五个“一周” 母猪分娩前一周;仔猪产后一周;仔猪断奶后一周;转入保育一周;转入育肥一周。该五个“一周”在冬季尤其敏感和重要。
3、重点把握五种“猪舍” 后备猪舍(隔离舍)、妊娠舍(重点为断奶配种舍、重胎母猪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未销售完的育肥舍)。去年时丰场第一和第二胎猪采用帐篷保温值得推广。育肥前期舍、保育舍一般不会发生腹泻,产房仔猪腹泻主要是母猪腹泻所造成,需要重点关注头胎母猪。
4、重点执行五项措施
一是吊顶。一层顶一律吊平,二层顶因地制宜,产房弧形顶,北低南高;保育蒙古包顶;育肥蘑菇顶。去年时丰场第一和第二胎猪采用帐篷保温值得推广。
二是加热。焦炭炉是主要加热工具,配合使用热风炉、保温灯、加热伞,其中焦炭炉的使用方法值得探讨,需要充分燃烧和节约用炭,减少一氧化碳含量。焦炭炉下方试验性增加室外导管,避免猪只缺氧。注意节约用电。
三是增加密度。 ①保育两次调群,转入前两周,缩小33%空间,后四周二次调群满舍饲养;②育肥同样操作;③从现有产房开
2010年度畜牧场秋冬季三防工作计划
本文2010-10-31 09:57:52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