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大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排除现有d级危房,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和保障全县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州人民政府召开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和马关工作现场会议精神,结合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
“十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教育、财政、发改、建设、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2001年至2007年,全县共投入排危资金3042.37万元,排除危房45422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811129平方米,比2002年净增268358平方米。其中:混和结构校舍达334070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41.19%,比2002年上升了6.2个百分点;砖石木结构校舍425072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52.4%,下降了1.27个百分点;土木结构校舍51987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6.4%,下降了0.16个百分点。在实施危房改造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危房鉴定与监测、规划与投资、建设与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为推进全县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工作,实现“两基”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投入严重不足,普及初等教育时通过农村群众集资或投工献料配套建设的大批建设投资标准低的砖木及土木结构房和无抗震设防的砖混结构房,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现已形成了大量的危房并持续增加。截止2008年9月,全县尚有中小学校d级危房90861平方米,d级危房遍及全县18个乡镇380所农村中小学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舍改造长效机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进度,建设平安校园,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和保障全县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从2008年起,用3年时间,全县排除现有100531平方米d级危房(含在建面积9070平方米)。到2010年,使全县中小学校舍危房比例下降到5%以下。切实加大对新增危房的监测和管理,提升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管理水平,使中小学校舍得到正常的维修保护,减缓危房转化速度,减少新增危房数量,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危房改造过程中,坚持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相结合,与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使新建、改扩建的学校既能适应当前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又能适应当地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步骤
2008年,完成全县中小学校舍普查和布局规划,制定2008—2010年危房改造规划,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预警体系,排除107所学校37861m2的d级危房(含正在实施面积),计划投入资金4108.7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081.79万元,县自筹1027万元);2009年,排除171所学校39795m2的d级危房,投入资金4775.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579.24万元,县自筹1196.16万元);2010年,排除102所学校22875m2的d级危房,投入资金274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063
某县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实施方案
本文2010-10-30 19:35:21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