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党委
近年来,随着乌中旗旗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口岸实现长年通关、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许多知名企业的进驻,使得大量转移农牧民和外来从商务工人员迁入城镇。城区人口的快速增长,给我旗正在起步的社区党建工作,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基于这一实际,海流图镇党委立足构建社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要求,积极探索与新的经济社会特点相适应的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呈现三大亮点:
一、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流动党员管理基础
海流图镇党委下设6个社区党总支、36个社区党支部、有社区党员355名,流动党员114名,其中流入党员93名,流出党员21名。为夯实流动党员管理基础,镇党委坚持筑牢社区党组织堡垒,使流入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出党员换岗不换心,以强大的吸引力把流动党员凝聚在社区党组织的周围,融入到社会党组织“大家庭”。
(一)本着流而不散、管而有序的原则,抓好党组织建设。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社区党总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在服务层面上为辖区流动党员建立三种模式的“家”:一是“综合服务之家”。成立流动党员服务站,面向流动党员、务工群众、流动育龄妇女,提供党建、综治、就业、计生等综合服务,拉近了流动党员与社区党组织的距离。近两年来先后为12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其中流动党员100多名)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二是“就近便利之家”。对外来分散租住在各个社区的流动党员,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就近纳入所在地支部。目前98名流入党员已被编入6个居民党小组,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三是“流动温暖之家”。党员流出到哪里,就把组织工作延伸到哪里,镇党委先后与5个省市的地方党组织保持友好联系,随时了解和掌握流出党员动态,让他们始终能感受到党组织的“牵挂”。
(二)坚持主动出击,凝聚各方力量,抓好基层阵地建设。镇党委变“等、靠、要”为“打主动仗”,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多方协调解决社区办公场所。结合社区整合工作的开展,在原有两处标准化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的基础上,年初镇党委筹资90万元在新区建成835㎡具备“一个中心、三个室”(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体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室、社区警务室)社区办公场所一处,并通过旗政府协调各驻镇单位的国有闲置资产划归社区无偿使用,解决了另外3处社区办公场所。今年以来,各类党组织依托党员活动阵地组织流入党员集中学习2场次、征集流出党员“我为社区发展献一策”短信意见建议18条,并召开了形式多样的支部组织生活会,让流动党员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
(三)注重建章立制,畅通信息渠道,抓好管理体系建设。各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一对一”联系制度和摸底登记、教育服务、关系转接和作用发挥四项机制。做到“四个一”,即各支委每月以书信、电话等方式联系一次党员,每个支部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党员学习,流动党员服务站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活动,支部(总支)负责人每半年汇报一次党员管理服务工作,逐步形成对流动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本文2010-10-12 23:20:29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