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福利企业协会典型材料
创新工作模式
努力打造优质服务的绿色通道
近几年来,莱西市福利企业协会在民政局党委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适应形势要求,根据福利企业管理工作的特点,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模式,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推动了全市福利企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全市福利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比上一年增长18%,综合工作连续三年在青岛十二区市年终考核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2008年在全国福利企业“三优一星”表彰大会上,青岛博发金属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优秀福利企业”,有三名同志分别被授予“全国优秀福利企业家”和“优秀福利企业管理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 创新组织模式,不断强化福利企业协会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取消福利企业管理费以后,福利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已逐渐由管理转向服务与监督管理型。为了适应这一需求,莱西市于2003年7月在青岛地区首家成立了社会福利企业协会。协会自成立后,始终遵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章程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按照“面向为会员单位和全市福利企业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种相关活动,并根据形势需要提出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以正确的定位,配合有关管理部门为企业搞好各项服务。为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努力加强协会的组织工作,建立健全了协会的组织机构,完善了以协会章程为重点的各项制度建设,使协会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进一步增强和促进了协会与管理部门,福利企业及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构建了职能部门与福利企业协会之间的新型关系,使全市福利企业通过协会这一纽带走到了一起,从而实现了福利企业全行业的资源共享,推动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一是提高福利企业协会的行业公信力。协会组织各福利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了行业自律制度,通过开展行业诚信自律活动,建立行业信用服务机制,规定企业在安排残疾人比例,残疾职工的辞退,残疾职工上岗率,残疾职工工资和劳动保护、保险、等方面均实行行业自律,依法对会员单位上述各种不良行为采取警告、业内批评、取消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对违规者建议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推迟退税或不予退税等处罚,不仅减轻了管理工作的压力,也增强了各会员单位的诚信守法意识,有效保证了福利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组织各类培训活动。为不断提高福利企业管理人员和残疾职工的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既能够适应市场风浪,又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的福利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协会根据形势和业务需求,不定期地举办福利企业有关政策及业务培训班,邀请税务、民政、企业、外经贸等部门的领导及其专家学者,给福利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财会人员,讲授《福利企业税收政策》、《企业法律实务》、《福利企业政策与管理》、《入世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等有关课程,受到会员单位的一致好评。随着福利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残疾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与聋哑职工进行面对面的语言沟通已成为管理部门的一大障碍,协会考虑到各个福利企业管理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协会分别举办了两期“汉语手语”培训班,参加人数达100余人。通过培训,既提高了企业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与业务能力,又提高了有关职能部门及企业管理人员与残疾职工的哑语交流水平,对规范企业管理和推动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是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协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配合民政部门积极动员广大会员单位参与灾区和困难群众捐款捐物的慈善活动,许多会员单位在自身经营困难的情况下,纷纷慷慨解囊支援灾区人民和困难
民政局福利企业协会典型材料
本文2010-10-11 09:18:56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