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经验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0-10-08浏览:2617下载288次收藏

实行“阳光工程”  强化“三资”管理  

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近年来,xx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xx市关于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要求,在全县实行“阳光工程”,全面落实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强化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止了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使各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得到发展壮大,推动了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强化三级管理,夯实“三资”管理基础  

一是强化县级指导管理。我县成立了全县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县财政局“零户统管”中心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明确了县财政局零户统管中心为全县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的业务指导部门,制订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定期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到各镇进行检查指导,具体负责对“三资”委托代理的指导、培训、审核、统计等;同时,加强对资产、资源的处置进行实地论证,为重大资产资源处置的审批备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是强化镇级监管服务。以镇党委、政府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为主体,依托镇财政所这个平台,建立了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在各行政村设立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点(站),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的核算和监管。目前,全县13个镇100%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监督管理组织,而且配齐配强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办公设备,切实做到了“八个有”,即有牌子、有场所、有人员、有电脑、有方案、有台帐、有制度、有业务流程图,切实加强镇级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的监管服务功能。  

三是强化村级民主监督。我县将农村集体“三资”置于群众的广泛监督下,村民可以对“三资”情况发表意见并提出质询。在全县214个行政村建立了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对各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制定实施了农村集体“三资”档案管理、报账须知、报账员制度、村民理财小组审批程序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尤其是对村集体资源开发、村级财务预决算、较大财务开支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提交村民代表会讨论,实施民主决策。村内所有财务收支都要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组长签字、加盖“民主理财小组”公章方可进入“三资”代理程序,保障了村民群众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二、抓好三个环节,规范“三资”管理程序  

一是抓好调查核实环节,摸清“三资”底数。以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包村干部和镇财政所干部为主,以村民代表参与为辅,联合组成农村“三资”清核工作组,进村入户逐村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对各村所有资金项目进行清理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村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对固定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了盘点后,填写《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汇总表》,全面详细核实帐内帐外资产及其实有价值。对资源性资产特别是办公楼、办公设备、集体土地、矿山、鱼塘、山林等资源,按照当前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类登记,并备份合同由托管中心备案,对一些面积,数量有疑义的资源、产权,进行实地丈量、核实、界定。  

二是抓好登记环节,建立“三资”台帐。首先,建立一套“三资”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台账、银行存款台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和资源登记簿等七大类账簿。其次,通过全面清理账户、债权债务、收费票据、固定资产及公有财产,进行分类造册登记。第三,对清理出来的账目经村民理财小组确认后,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七天,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公示后,根据审核后的资产呈批表,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及时做出帐务调整,根据资产、资源盘点核实处理后的实际情况建立经营性固定资产台帐、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台帐、经济合同台帐,详细登记每项资产、资源的数量、价值和当前的管理使用情况,建立管理台帐,各种台帐一式两份,村级存档一份,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存档一份,做到一村一档,一村一帐,切实做到帐目清、底子明。去年以来,全县各镇服务中心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通过摸底登记,共设立资金专户214个,建立资金、资产、资源台账1498多册,同时纳入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  

三是抓好申请环节,实行“三资”委托。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目的就是通过各镇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防止暗箱操作行为的发生,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首先,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经验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