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破解县域工业发展瓶颈繁荣县域经济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9-25浏览:2880下载137次收藏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力量,是发展之本,财力之源,其保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作用日益明显。县域工业发展的如何,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能否增加、是否实现由穷变富,是否有助于改善农工差别、缩小城乡差距。2010年,我们如何抓住当前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省“千亿元产业计划”实施的重大机遇,乘着全市加快工业发展年的东风,有效改变县域工业发展方式,加快相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产业协作配套能力,解决县域工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集群过于分散,经营方式粗放、产业产品层次低等问题,是当前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首要问题。本课题着眼于我县县域工业发展现状,试图探讨我县县域工业发展战略的定位问题,经过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破解县域工业发展“瓶颈”的可行性对策与建议,拟为我县的县域工业上台阶、出亮点、见实效,实现县域工业洼地崛起,促进县域经济的繁荣昌盛建言献策。  

一、我县县域工业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本课题组成员重点实地调研了县内工业主管部门和几个县重点工业项目,本县的工业发展特别是大工业项目一直是整个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成为阻碍我县工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发展没有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致使一些传统工业项目升级换代迟缓,改制转型没能有效完成,失却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与先进地区相比,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水平低,综合实力不够强,大企业、大项目少,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小。  

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发展,我县的县域工业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我们**人紧紧抓住工业不放松,充分利用县内果品资源充裕、中药材丰硕、石材石膏创产矿藏丰富的优势条件,快步向工业强县的目标迈进大潮中站稳脚跟发展自我的良好机遇,呈现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经济效益趋低等问题。一批像汇源果汁、福田雷沃重工、永基钻石、北新建材、天宝化工等投资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相继落地投产。去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遇到困难和问题最多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积极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抓投入,上项目,求发展,成绩显著,令人鼓舞。目前,全县新上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达到6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18家;以罐头、石膏、石材、手套、金银花加工等具有地方特色带动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发展到180家,其中市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4家。全县县域工业呈现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快、骨干企业带动力明显增强、一批支撑发展的大项目陆续发挥效益、城乡统筹发展框架逐步拉开的良好势头,推动了我县县域经济的平稳高速运行。  

201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县委决定今年在全县开展“执行力提升年”活动,以打造经济强县、旅游大县、文化名县、生态宜居县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大商、引大资,加大工业发展的热潮、项目推进的热潮、工业突破的热潮、城镇开发的热潮,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更好更快发展。  

二、我县县域工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分析  

作为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的薄弱县,要想尽快实现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既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也不能奢望一蹴而就。必须突破思想观念保守、土地存量少、融资难、高端人才缺乏等“瓶颈”问题,解决好县域工业规模过小、素质不高,小企业、小作坊式生产占地多、浪费大、建厂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差和防治三废污染难等问题,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县域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破解瓶颈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业瓶颈”问题,如何做到更新观念,优化投资环境,引进高端人才,节约建设资金和耕地,降低工业成本,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克服这些问题是意义重大的一个系统工程。  

 (一)破解“思想观念保守”瓶颈,提高县域工业战略定位。  

一是高瞻远瞩,制定县域工业发展战略规划。长远规划战略的选择是解决瓶颈问题的总起点,这就要进一步理清我县县域工业发展思路,放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外引内联,加强纵向和横向经济合作,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实现新突破。这些突破必须立足我县丰富的矿产、农业等优势资源实际,以“一区三城一带”为平台,积极招大商、引强资,深入论证,包装一批以金银花深加工、石膏深加工、石材深加工、果品罐头的制作等市场前景好的项目, 引导扶持县内中小企业,以加入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的分工协作网,承接其产品扩散、委托加工,甘当大厂配角的方式,通过为大企业配套服务获得市场份额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支持,促进自身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幅提升。  

当前,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县域工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很多实际矛盾和问题,用传统的经验往往解决不了,唯一的出路,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动脑筋,打破旧的思维定势,抓住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培养主导产业和发展特色经济上下功夫。按照“产业高度化、企业规模化、布局集约化、经营国际化、发展生态化”的模式,集中力量、集聚资源,优先发展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形成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新兴产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倾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辐射力的水果、罐头、金银花、石膏、石材、机械、化工和工艺等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专业批发市场,鼓励和支持各类民间流通组织的发展,努力打造“行政效率最高、基础设施最好、商务成本最低、服务质量最优”的县域经济“航母”。  

二是大力发展园区工业。园区经济是发展县域工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完成县域工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后提升县域工业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鼓励、引导个体企业和域外资本向工业园区集中的同时,要通过利用外资、启动民资、重组存资等渠道,加快各类民营企业在园区落户,想方设法缩短项目的落地周期。对关系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投资额较大、质量高的重点龙头型项目,要由县主要领导负责定期听取项目的推进进度,协调解决联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破解县域工业发展瓶颈繁荣县域经济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