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拓展农村党组织工作新路子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9-25浏览:2764下载150次收藏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农村党员是农村党组织的基石,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最前哨,是党联系农民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党员的流动更加广泛;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村村合并和社区的诞生,更加深了农村各种组织机构的松散;加上当前社会的多层性、结果的多元性、思想文化的复杂性使得农村党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解决好农村问题,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就必须把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放在首位,从而避免基层党组织书记一人或党组织成员个别几人“唱独角戏、演独幕剧”的现象。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人才,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首要课题。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搭建活动平台,逐步完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一、健全常规管理机制,促进规范管理。  

一是规范常规性党内制度。要严把党员“入口”关,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能力强、致富带富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群众,积极在思想上引导、生活上关心、事业上帮助,确保农村优秀青年农民、优秀致富能手和其他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优先入党,推动农村党员队伍年轻化、知识化。要确保每个村居社区每年最好能发展1—2名新党员,最少培养3—5名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要坚持定期评议制度。规范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常规性党内生活制度,坚持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定期开展党员评议工作。年终评议党员时,既要注重考评党纪遵守情况,又要注重党员的工作态度和群众的评价情况,对党纪不严、工作态度不端正、群众不满意的党员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要深入推行“四评议两公开”模式,通过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监督考核力度,干部干的怎么样,由党员群众说了算,充分发挥基层党内民主的政治优势。要疏通党员“出口”,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树立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正面形象。  

二是建立教育管理责任制。要积极建立“组织对党员负责,党员对群众负责”的责任体系,保障教育管理工作长抓不懈,深入开展。  

三是健全党内监督机制。要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工作,提高监督工作效能,对党员思想、工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评,减少因党员个人因素造成的工作失误。通过建立健全这些常规管理制度,不断促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提升党员素质。  

农村党员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先锋队,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主力军。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党员党性弱化、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状况,要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努力使广大农村党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代表,发展经济的领路人,帮民致富的带头人。  

一是制定农村党员培训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把党员培训规划纳入党组织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建设内容,并根据一个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拓展农村党组织工作新路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