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影响警民关系的十大因素及对策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9-18浏览:2346下载132次收藏

影响警民关系的十大因素及对策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公安队伍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公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和要求,立足本职,从影响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抓起,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影响警民关系的十大因素  

(一)宗旨观念不强影响和谐。少数民警宗旨观念不强,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挂在嘴上,一旦遇到群众投诉和处理具体问题时,就把群众利益放在一边,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而是想方设法找理由来搪塞,把严格执法同维护群众利益对立起来,把法律当成“把关”的手段和群众办事的“栏杆”。  

(二)执法质量不高损害和谐。一是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突出。面对日益严格的执法质量要求和日益健全完善的监督纠错机制,有的民警错误地认为作为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错。随之,在基层执法中出现“乱作为的少了,不作为的多了”的怪现象。有的民警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二是对待群众报警出警慢,处警马虎。特别是对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案件,由于出警不及时,错失取证良机,致使易案拖成难案,小案拖成大案,群众意见大;有的民警在接警时,觉得是刑事案件就认真对待,是一般治安案件就马虎对待,重大案、轻小案,甚至把一般案件推给治(内)保干部去处理。三是一些地方治安状况群众不满意。群众看公安,首先看治安。现在少数地方发案率高,破案率低,群众的安全感不强,特别是盗窃、抢劫、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案件得不到有效控制,群众意见大。  

(三)少数地方黑恶势力猖獗破坏和谐。近几年,公安机关在打黑除恶方面下了较大功夫,但一些地方街霸、市霸、行霸、地霸、恶霸等仍然存在。有的群众面对邻里纠纷,或者因争市场、争利益与他人发生冲突,不是找民警和基层治调组织解决,而是请地方“土流子”、“土霸王”解决。有的地方“土流子”、“土霸王”横行乡里,欺行霸市,向群众收取“保护费”、“管理费”、“调解费”,群众敢怒不敢言。有的民警与“小混混”划不清界线,在一起吃吃喝喝,一定程度上给群众造成“警匪一家”的印象。在“混混”与群众发生冲突时,有的民警缺乏嫉恶如仇的凛然正气,在出警时给“混混”讲好话,向群众放狠话,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当“和事佬”。  

(四)“四难”作风难得和谐。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承诺与实际行动言行不一致等问题,在一些地方特别是窗口部门仍然存在。有的对办事求助群众态度冷漠,说话不和气,衙门作风浓;有的承诺办证办事随到随办,上门服务,而实际上却按部就班,为群众制造麻烦;有的以管人者自居,在群众面前摆架子、耍特权、抖威风,埋怨群众思想觉悟低,法制观念淡漠。  

(五)违规收费背离和谐。有的交警上路执勤纠章,教育少、罚款多,公文包里除了处罚通知书,就是罚款细则,将严格执法变成了“严格罚款”,群众怨声载道。有的基层所队和实战单位利用职权搞变相创收,在治安案件调解中巧立名目收取“调解费”,更改姓名向群众收取“改名费”,甚至为了不被群众投诉,指使村组或社区干部统一办理、统一收费,导致乱收费层层加码,增进群众负担。有的在民爆物品管理、枪支管理、特种行业管理等工作中,以“安全保证金”、“落实责任状奖惩制度”为名违规收费;有些把管理同收费划等号,认为被管理者交费就等于上了“保险”,从而埋下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隐患。  

(六)警风警纪松弛丢掉和谐。警察形象、仪表、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影响警民关系的十大因素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