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林改典型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0-09-17浏览:2624下载125次收藏

深化平原林改  实现林茂粮丰  
xx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全县辖14个乡镇、397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总面积777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平原农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林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平原林业的特点,以打造绿色xx、生态xx为目标,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平原林业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在明晰林业产权、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引导农民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适度规模化合作经营,最大限度地盘活森林资源,努力提高林业生产综合效益,不断扩大农民就业增收,林业改革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0.69万亩(均为集体林业用地),林木蓄积量1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6.2%,林网控制率96.1%。先后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示范县、林业系统文明服务红旗窗口单位、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林政资源管理先进县、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先进县、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宣传报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阳光操作,稳妥推进林改工作  

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林改方向不动摇,按照 “政策交给群众、办法依靠群众、成果惠及群众”的原则,要求林改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总结形成了“十步流程”、“五会定案”、“三榜公示”的林改操作规程。“十步流程”,就是成立机构、宣传培训、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勘界确权、调处纠纷、签定合同、登记发证、立卷建档、检查验收。“五会定案”,就是召开林改领导小组会、村委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会、村民代表大会,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适合本村的林改实施方案。“三榜公示”,即一榜公示定现状、二榜公示定方案、三榜公示定林权。同时,在最容易产生矛盾的外业勘界环节,做到林业技术人员到场、村组干部到场、相邻权利人到场,确保林地界限勘测定位准确无误。目前,全县30.69万亩的林地已全部勘界完毕,林权登记8.5万宗,林权登记率100%,发放林权证7.5万份,林权发放率100%。林改过程中,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实行阳光操作,严格按照林改政策和操作规程办事,确保了林改工作顺利推进,真正实现了“林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改革目标,有力推动了全县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二、突出以分为主,积极探索林改模式  

我们按照“惠农均利、权益平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指导各乡村在充分保证群众利益的前提下,结合xx森林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探索形成了四种林改模式:一是均分到户型。凡是村民要求均分到户经营的集体林地林木,依照本集体经济组织现有人口数,按人头均分到户,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二是股份合作型。对那些人多地少,不适合分户经营的,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采取“分股不分地、分利不分林”的方式,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农户按股分红,并按照股份合作协议享有相应权利。三是完善合同型。对林改前划分到户承包经营或者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落实经营权的林地,经过群众讨论同意后,进一步明晰产权,完善承包合同,规范权利义务,维护经营现状。四是规模经营型。有些地方林地分包到户后,每户享有的林地林木资源很少,由于林业发展空间小,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确权到户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林改后林业经营管理的新模式,根据当地群众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采取群众自愿、承包租赁、土地置换、反租倒包等形式进行林地流转经营,有重点地扶持培养林业规模经营户,促使林地适度向规模经营户集中,实行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前,全县通过林地流转形成林业规模经营户356个,其中5千株以上规模经营户143个,1万株以上规模经营户27户。平原林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经营者有了经营资本,把林业作为产业来经营发展,通过高投入和集约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林地经营效益;农民群众通过林地流转,除了可以直接拿到林地流转金外,还可以通过承包管护林木得到一定的报酬。这样不仅有效地推进了林业快速发展,而且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广大农民群众对这种形式非常拥护。  

通过采取不同的林改模式,极大的调动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2008年林改以来,全县盘活造林资金3000多万元,新植林木1000多万株,新增造林面积3万多亩,农民每年新增林业收入300多元。涌现出许多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如文峰乡李楼村永盛绿化公司的股份合作类型,村民以林地入股,在本村建成了1500亩苗木基地,由永盛绿化公司统一管理,经营收益按股分红。目前,该公司年产值已达1000多万元,股民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太尉镇东郭庄村刘大强承包全村荒坑实行规模经营,承包款平均分给村民,个人投资植树5万多株,并雇用村民对林木进行管护,既发展了林业事业,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深化配套改革,建立林改长效机制  

为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我们结合平原林业经营特点,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林业配套改革。一是规范流转体系建设,维护林农合法权益。制定《林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合同公证办法》,依法规范林地林木流转行为,同时,依托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搭建林地和林木流转平台,为全县广大林农提供行政许可、政策咨询、资源评估以及科技和融资服务,加大木材以及林产品交易管理,切实维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全县林木流转面积达到3.5万亩,流转金额5100万元。二是推进支撑体系建设,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先后出台了《林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私有林保险办法》,并协调金融机构开展林业信贷业务,简化林权抵押贷款手续,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同时,积极引导林农参加林业保险,降低林业经营风险,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全县林权抵押面积6700多亩,贷款金额2000多万元,实现了林木以“活资源”向“活资金”转变。三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林技服务水平。借助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平台,为林农提供种苗培育、林木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林业政策咨询、林地林木流转、林权登记发证、行政许可审批等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力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林业产业协会,并充分发挥资金积聚、信息共享、科技推广、产品研发等集群优势作用,推动林业经营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林改典型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