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0-09-14浏览:2374下载140次收藏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政府的要求及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制定xx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通过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工作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农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70126万元,比2005年增加37887万元;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55.5元,比2005年增加2619.1元。农业法律保障和政策扶持体系得到全面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农业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有效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一)党在农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按照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不变的要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政策,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严格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严格控制农民负担,全面落实良种补贴等党的惠农政策,农民利益得以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二)粮食生产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十一五”期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经济总量、单位面积效益在增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步增加,粮食总产由2005年末的3.3亿公斤提高到2009年的3.6亿公斤,增长了9.1%,平均亩产由481.8公斤,提高到508.0公斤,增长了5.4%。

(三)农业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强力推进以农田、水利及中底产田地改造为主的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了我县标准良田建设工程,截止到2009年底,累计完成投资810万元,建成标准良田2.7万亩;农村沼气工程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2250万元,建成大型沼气工程3个。

(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迅速。我县注重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实现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大力推行“三退三进三结合”,坚持发展规模养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龙头企业发展相结合,与实施沼气工程和生态养殖相结合。2009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9680万元,比2005年增加10108万元。截止到09年底,全县畜禽养殖小区发展到26个,奶牛养殖小区5个,全县规模化养殖程度达78%以上。

(五)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我县围绕农畜产品的产、加、销各个环节,大力实施“放心食品工程”,依法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行蔬菜市场准入制度,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蔬菜农残量逐年下降。相比2005年,2009年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由2.1万亩发展到1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由2005年的3个发展到14个,其中无公害食品认证  14个、地理标志认证1个:全县有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认证企业40家,2个无公害畜产品认定企业。

  (六)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全县粮食作物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大批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得到推广应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小麦氮肥后移、小麦一喷三防、大豆合理密植、蔬菜设施生产、地膜覆盖种植等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率达80%以上,科技为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七)农业法规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执法规范有效。通过《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大力宣传教育和有效贯彻落实,农业工作的法制建设有力推进,发展环境较大改善,执法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工作逐步走向依法发展的轨道。

  (八)农业产业化发展有较大推进。以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优质蔬菜产业化生产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农产品加工有效推进,产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有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渠道有较大扩展,收入水平稳定增长。截止到2009年底,全县共有农(畜)产品龙头企业14家,成为拉动我县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xx县的农业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和13亿人口的基本生存,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现代农业的支撑。同时,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营造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农业的氛围;以城乡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导向,已经开启了支持农业、扶持农民政策的新举措,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是,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需进一步深化,涉农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二是农业结构不够合理,还需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三是农业服务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社会化服务规模不够大,不能适应推进农业服务产业化的要求;四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队伍力量和推广经费不足;五是农业生产的整体科技含量低,农副产品初加工发展及推广力度不够,为民增收领域需进一步拓宽;六是各级政府对农业扶持和引导力度还不够,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兴农富民”意识,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着力点,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增效为核心,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我县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2、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坚持以科技进步作重要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完善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业市场体系;坚持依法促进,兴农富民,全面提升农业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三)发展重点、目标

在稳定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改善粮田的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产量。稳定发展粮、油、菜等常规产业,确保农产品供应安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全县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73万亩以上,单产达到550公斤以上,粮食总产达到4亿公斤以上。实现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50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6:1。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比例达到60%以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

按照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和新乡市小麦高产开发“1346工程”要求,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依靠科技,加大投入,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加大示范攻关力度,建设高标准的高产示范区、示范方和攻关田,带动全县粮食作物均衡增产。继续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小麦建成3个亩产550公斤以上的万亩高产示范片、3个亩产600公斤的千亩高产示范方、10块亩产700公斤以上的高产攻关田。玉米建立1个亩产700公斤以上的万亩高产示范片、2个亩产800公斤的千亩示范方、5个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高产攻关田。水稻建立2个亩产650公斤的万亩高产示范片、2个亩产达到700公斤的千亩示范方、4块亩产800公斤以上的高产攻关田。加快制订、修订主要粮食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行“统一供种和区域连片种植、统一深耕和秸秆还田、统一拌种和精量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等关键增产措施,实现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2015年全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4亿公斤。

抓住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保护力度”的重大机遇,积极谋划农业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我县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在做好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和标准良田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大宗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立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全县建成高标准粮田,努力把我县小麦经济做大做强,实现优质小麦种植规模稳定在35万亩左右,主攻质量,提高单产,提高效益,实行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订单化产销、品牌化经营、专用化加工,提高强筋小麦的品质,打造我县强筋小麦精品和名牌。到2015年,优质专用小麦产量1.9亿公斤以上。依托生产优势,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加工示范区,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我县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重点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加工基地。

2、以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为抓手,实现现代养殖业新跨越

一是发展规模养殖。积极推进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按照“发展、规范、创新”的原则,大力发展以规模场和养殖小区为主体的规模养殖,加快发展集约化、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