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邱海红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局环保站,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东昌府区地处鲁西北平原地区,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人通过对我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区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3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35-1
东昌府区地处鲁西北平原地区,辖8个镇、2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工业园区,全区农村人口69.9万人、农村劳动力39.7万人,耕地面积1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5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强农固本、工业立区、三产兴区、科教强区”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调整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我区的农业结构调整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区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1 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1.1 重“经”轻“粮”的问题
不少地方的基层领导和农民群众,一提结构调整,只是简单的认为是压缩多少亩良田,增加多少亩果蔬,只是一味地围绕着这个小圈子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至于当地是否适合种植这些经济作物,这些经济作物的市场前景如何则很少研究,很少考虑。这种大面积盲目调整的背后,无非是把粮食视为低效作物,把粮食当成了包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其根本目的是追求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农业结构调整而言,既要保证农产品总量平衡,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既要全面发展,又要突出特色,发挥区域优势,提高比较效益。
1.2 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强弱,关键在于农业产
浅析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2010-09-10 13:02:34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