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陆呈繁,冯 斌
(来宾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广西 来宾 546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关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方法。下面对当前影响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49-2
0 前言
农产品是人民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是民族生存的基本,社会繁荣、进步的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食品需求从原来的吃饱向吃的健康转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变得越来越受关注。下面针对广西的农产品现状,分析影响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影响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1.1 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自2004年以来,我市与其他地市一样开展了以蔬菜、水果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严格控制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区农产品质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8年,在全区速测法定性监测的152927个样品中,合格样品150795个,合格率为98.61%,2009年,在全区速测法定性监测样品151473个,合格样品149722个,合格率为98.84%,比上一年提高了0.23个百分点。
1.1.2 全社会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正逐步形成 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消费者的观念便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生产者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其安全意识亦随之增强。各级各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人大实施监督,政协密切关注。企业依靠质量创品牌的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发展无公害生产和居民安全消费的局面正在形成。
1.1.3 影响农产品质量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业生产水平迅速发展,农林牧渔业平稳增长。目前,我区的粮食、蔬菜、水果、蔗糖等,无论是产量还是产值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我区的农产品安全生产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1)生产面大,比较分散,农产品生产面大,分布广泛,不利于对农产品的集中管理;农民用药难以监控,由于我区农产品生产大多还是农民各家各户的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集中化管理,因此,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难以监控,很多农民为了达到眼前的利益,使用了不合格农药或者违禁农药等,如从这几年全区的色谱定量监测的情况来看,仍然还有个别的地方农民还在违规使用甲胺磷和氧化乐果的现象。(2)在部分农户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多为个体生产,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标准化生产比重不大,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这就使得农民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观念不强,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所占的比例小,这样农药科学合理使用工作很难普及。(3)市场利益的透惑。
1.1.4 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到农业、工商、质监、企业等方方面面,部门与部门之间还存在很多不协调的地方,职责不清,形不成合力,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广、环节多,管理难度大,农业部门虽然举力所能及之力,但仍显鞭长莫及,导致农产品生产经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放任自流现象。大部分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还不健全。
1.2 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
1.2.1 我区农药市场现状 为了从根本上减少或控制农药对食品的污染,我区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甲胺磷等多种农药,禁止将三氯杀螨醇等用于茶树等,但是,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影响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本文2010-09-10 13:02:10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