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玉米抗倒伏(折)性育种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9-10浏览:2440下载192次收藏
 

 

卢  山

(吉林省九台市卡伦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 九台 130507)

摘要:研究表明,玉米倒伏后,破坏了玉米的群体结构,使叶片光合效率锐减;茎折则破坏了茎秆的输导系统,影响根系向叶片输送水分和养分,如果茎折严重则造成伤口以上部分死亡,导致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停止,产量大减,甚至造成绝产。在玉米群体中,倒伏率每增加1%大约减产108kg/hm2,尤其针对目前国家省级审定的部分玉米新品种在近几年推广中出现了大面积连片倒伏现象,是这些品种存在市场风险的主要隐患。育种专家对此高度重视,把抗倒性列为玉米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抗倒伏(折)性;育种;组配模式

中图分类号:     s3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06-1

 

近几年来,玉米倒伏(折)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更为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使农民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诸多数据及研究表明,很多因素对玉米抗倒伏性有影响。

1 玉米发生倒伏(折)的外在原因

1.1 气候影响

大风降雨是导致玉米倒伏的直接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吉林、辽宁等地在2010年7月下旬受到特大暴雨侵袭,局部地区出现了内涝,玉米倒伏,部分低洼地块玉米可能会减产。农业专家认为,玉米在生长初期遭遇洪涝灾害不会形成实质性的损害,对于玉米而言,8月份是生长的关键时期,暴雨天气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期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也给各地区的玉米种植造成不同程度灾害,东北的黑龙江地区,虽然整体长势较好,但有些地区受降雨影响,出现倒伏和明水现象。中部的河南地区,暴风雨强度较大,部分地区,上百亩的玉米近乎绝产。

1.2 虫害影响

玉米倒伏可分为茎倒伏、根倒伏和茎倒折三种,但不论何种倒伏都会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玉米螟幼虫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2010年,我国亿亩玉米已发生虫灾。其中,一代玉米螟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中等发生,华北、黄淮地区大部偏轻发生,西北地区轻发生,目前除东北北部外,大部地区为害已结束或接近尾声;二代玉米螟在西南、黄淮地区开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玉米抗倒伏(折)性育种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