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辽源市农作物长势及产量分析
高月霜1,郭文景1,袁洪新2,杜长玲3,李桂云4,侯焕军2
(1.辽源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辽源市龙山区寿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3.辽源市龙山区工农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吉林 辽源 136200;4.东辽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 东辽 136600)
摘要:文章通过对农作物长势的调查,研究影响农作物产量的综合因素,分析预测粮食产量,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确保粮食丰收。
关键词:农作物长势;粮食产量;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s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29-2
7月中旬,通过深入田间实地查看农作物长势,细致调查分析影响今年粮食生产的,初步确认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好于去年。主要依据如下:
1 田间作物长势
从农作物长势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前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气候趋于正常,农业生产有利条件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农作物长势逐渐接近常年,主要数据如下:
1.1 株高
玉米平均株高现已达到了225.8cm,变幅在180.7-258.2之间,较常年同期245.0cm相比降低了19.2cm,降低了7.84%。其中山地平均株高187.9cm、坡地209.6cm、平地248.5cm。水稻株高平均达到了53.4cm,变幅在48.2-53.1cm之间,与常年同期比较基本持平。
1.2 叶龄
玉米叶片数平均达到了14.5片叶,变幅在11.0-15.5片叶之间,较常年同期15.5-16.0片叶相比减少了0.5-1.0片叶,减少了3.27-6.56%。其中山地平均达到了11.5片叶、坡地13.0片叶、平地15.0片叶。水稻平均叶片数达到了11.5片叶,变幅在10.5-12.0片叶之间,较常年同期12.0片叶相比减少了0.5片叶,减少了4.17%。
1.3 叶色
无论是玉米,还是水稻,叶色均普遍呈现正常色泽,即淡绿色,由此表明,玉米和水稻现在既无脱肥症状,也无徒长现象,植株体内养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1.4 保苗
玉米平均亩保苗达到了3600株左右,变幅在3200-4000株之间,较过去3000株/亩增加了600株,增加了20%。水稻平均每穴分蘖数达到了27.5株,变幅在20.0-30.0株之间,较常年25.0株增加了2.5株,增加了10%。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前段时间。今年入春以来,粮食生产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不利的气象因素,由此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衍生出一些其它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1 气候异常 2010年我市出现了气候异常的天气,主要特征是“一低一多,一高一少”。即在春播期间,低温多雨,气温较历年偏低3℃左右,地温一直徘徊在8℃以下,降雨量较历年增加了76mm;而在苗期,即进入了六月份,高温少雨,平均气温为21.6℃,比历年同期20.2℃高1.4℃,降雨量为25.2mm,比历年同期98.5mm减少了73.3mm。气候异常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1.2 整地较慢 由于去年秋季玉米果穗收获不久,遇到了一次大气强降水天气,随即土壤封冻,多数地块秸秆来不及运出,秋灭茬也未能及时进行。加之今年春耕期间,气温偏低,土壤解冻晚,桃花水和雨水也多,导致清秸秆、灭茬、打垄、播种等一系列农业作业程序延迟。
2.1.3 播种较晚 今年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玉米播种期平均在5月2日前后,较历年4有20日相比向后顺延了11天左右;水稻插秧期平均在6月5日
2010年辽源市农作物长势及产量分析
本文2010-09-10 13:00:33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