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出版社现状及分析建议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9-10浏览:2197下载209次收藏
 

 

 

何  丽,王海燕,田祥铃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摘要:目前大学出版社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整个市场必将从新洗牌与整合,各社如何才能在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对其做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学社的市场营销和当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的出版社体制改革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社;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g2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38-1

 

随着我国出版业的进一步开放,大学出版社享有的政府保护政策将逐渐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营销渠道已成为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一大因素,大学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大学出版社可以结合本社的实际情况,通过精确地自身定位,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开展深度营销。

1 大学社的问题

1.1 营销壁垒

国有书店的企业化转制和集团化有利于构筑图书大市场,但在整合过程中,一批省区店成为当地出版集团的组成部分,导致市场营销的地方壁垒越筑越高,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隶属于当地出版集团的省区新华书店往往更关注于当地集团图书的销售情况和市场占有率,限制其他同类图书的进货,这与我们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相差甚远。

1.2 民营书商准出版人化的冲击

民营书商的起步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中国图书市场化变局的有力推动者。现在民营书业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大的平台期,零售与批发的业务总量难有大的突破。不少民营书商已经从流通领域转向出版领域,做书的积极性远高于销售,挤占出版资源,成为准出版人;一些中小出版社依赖与书商的合作出版过日子,有空壳化的趋势。

1.3 经销商数量的减少现象

图书市场转型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大学出版社现状及分析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