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规范我市普通高中招生秩序的调研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9-05浏览:2350下载145次收藏

关于规范我市普通高中招生秩序的调研思考
  市纪委监察局、市教育局联合调研组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市高中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学校管理日趋规范,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我市普通高中上本科线人数从2006年的5578人,上升到2010年的10232人(含艺体)。但是,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投入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我市的普通高中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特别是普通高中招生秩序由于一些历史性原因和客观形势的变化,愿望与结果、政策与执行产生了矛盾,各地、各校为争夺优质生源各出“奇招”,特别是今年连续出现某市属普高到县上招生,与当地学校发生纠纷被网上炒作;市属某校教师编造虚假手机短信散布对另一学校招生不利的信息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为规范招生秩序,促进我市各级各类普通高中的良性协调发展,我们对如何进一步规范我市普通高中招生秩序,作了初步的调研分析。

一、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现状

(一)国示校之间的竞争。一是招生竞争日趋严重。为争夺优质生源,校际间以丰厚利益相诱、组织教师上门招生。一个名列全市前茅的中考生,有的学校不惜花费数万元的优惠政策吸引其就读。仅此一项政策,可直接导致有的学校经费投入超过百万;对于协助招生的高三及初三老师,在填报志愿期间全校放假,多数教师已投入招生工作中。生源争抢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直接加重了学校的经费负担,间接影响学校办学投入和教职员工的待遇,还严重干扰了高中、初中正常教学秩序,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影响了我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破坏了我市教育的良好形象和整体利益。二是招生规模无序扩张。年年增加招收高中新生计划,使班级规模无序扩张,一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多达70--80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以市一中为例,2004年该校招生计划为1664人,2005年招生计划就达到了2000人;而实际上2007、2008、2009这三年时间,招生规模更是空前扩大,每年招生人数均超过了2800人。同样,市三中、南一中2008、2009年招生人数超招生计划达40%以上。这种缺乏限制的规模无序扩张与办学条件、师资结构的改善不匹配,造成生源整体质量的下降和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下降。

(二)国示校与区县之间的竞争。各区县为留住优质生源,采取以行政手段和经济奖惩手段的方式,一是限制国示校到区县宣传动员,对市教育局统一印制下发的全市各校招生简章未及时下发考生甚至未下发;二是强制要求所在县的初中学校,必须要做工作保证优秀学生报考本县高中,并以此作为初中学校以及教师的考核评价指标之一;三是个别地方违背《义务教育法》,在全市录取工作前开展“春招”,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规范我市普通高中招生秩序的调研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