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乡镇肉牛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0-08-19浏览:2902下载235次收藏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海林市东北部,距海林市45公里,属黑龙江省东南部长白山脉张广岭东麓;行政区划面积801平方公里,所辖10个行政村、12个社区,境内驻有xx林业局、xx纸板厂、xx林业机械厂等3个大型省直森工企业,总人口8.9万人;耕地9.7万亩,粮食总产2000万公斤,秸杆5.4万公斤斤,全镇草山草坡草原总面积22万亩,年产牧草1.1万公斤。2009年,全镇肉牛存栏6750头,其中可繁母牛2430头,同比增长16.5%和-5.6%;全年肉牛出栏2450头,牛肉产量360吨,同比增长16%和28.5%;有2个肉牛专业村佛塔村、头道村,2个肉牛养殖小区佛塔村鑫牧肉牛小区、xx村凇源肉牛小区。2009年肉牛业实现产值1080万元,收入720万元。  

二、牛产业发展现状  

1、扶持政策措施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地位日趋突出  

养牛业是xx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xx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的骨干产业,2005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肉牛产业的培植发展,相继出台了《xx镇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及《xx镇关于加快牛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引入国外大型优质肉牛品种(主要包括西门塔尔、安格斯、德国黄牛、利木赞等)改良本地黄牛,不仅头均重量增加了,且肉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良种覆盖率55%;牛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佛塔鑫牧肉牛小区、xx村淞源肉牛小区为示范基地,佛塔村、头道村等2个村为专业村,带动其他村屯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牛产业已培植成为全镇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冷配体系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  

建立了以xx镇畜牧兽医站为冻精配送中心,以重点村屯为标准化冷配站。全镇标准化冷配站达到6个。冷配体系的建成,加强了优质冻精的推广,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红安格斯等优良品种成为我镇肉牛主推品种,3年来,共推广冻精数量达2.5万枚,改良黄牛8400多头。  

3、肉牛小区和专业村建设,产业化进程加快  

按照海林市委、市政府对肉牛产业的规划和相对集中、成片发展的原则,强化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及规模户的建设,建立了佛塔村、头道村2个肉牛专业村,佛塔鑫牧和xx淞源肉牛养殖小区,全镇建设规模养牛户256户。年出栏肉牛达到2450头,并依托牡丹江皓月肉牛屠宰厂,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肉牛产业,优势明显,形成了龙头企业+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4、肉牛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了收益  

今年,畜牧业特别是生猪、家禽价格比较低迷,但牛肉价格始终“坚挺”,活牛平均价格稳定在14元/kg左右,农户看到了养牛业的稳定性、风险小优势,纷纷增加可繁母牛的饲养量,全镇规模场户达到256户。杂交优质牛肉比本地牛肉质好、等级高,自然价位更高,18个月龄的杂交肉牛比本地同龄黄牛价格高1000-1500元/头,适度规模养殖户以每户年出栏5头优质肉牛计,养殖效益较饲养本地黄牛增加5000-6000元,通过杂交改良显著提高了养牛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肉牛产业发展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离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速度慢、质量和效益低  

虽然党委、政府对肉牛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村的发展极不平衡。佛塔村和头道村在肉牛冻精改良、示范村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其它村肉牛产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较佛塔村和头道村有一定的差距。全镇养牛业发展速度慢,效益和质量低。  

2、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薄弱,产业提质增效难度大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对肉牛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但由于全镇肉牛养殖面广而投入资金有限,加之全镇各村大都是山区、半山区,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经济困难,难以安排专项产业发展基金,只有靠向上级争取,而每年争取到的资金又有限,对农民的扶持、培训经费、改良网点建设补助、部门工作经费、市场建设补助等难以落实,导致各项科技措施推广难度大,工作进展缓慢。全镇各村养殖户较为分散,肉牛冻精改良主要以异地输精为主,投入成本较高,虽然收费标准低,但部分农户交费困难,改良站点依靠收费维持运转难度大;少数冻改站点因辐射范围不广,交通不发达,能繁母牛少,配种数量上不去,站点收入少,无法满足每月固定的经费投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良人员的积极性。这些不利因素给畜牧科技的普及推广及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提质增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养殖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生产管理方式粗放,综合效益不高。  

xx镇自2003年开始在佛塔、头道等肉牛重点生产村开展优质肉牛示范村建设,普及推广肉牛养殖综合配套技术,全镇的肉牛养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肉牛冻精改良已被群众所接受,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我镇肉牛养殖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群众科技意识差,养殖户对饲草饲料种植利用、犊牛培育、育肥补饲及计划免疫等肉牛综合生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乡镇肉牛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