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农村信用社风险成因及防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916下载152次收藏
   摘要:农村信用社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作保障。而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途径,除各项经营收入稳步增长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规避风险。风险小了,才能避免各种损失,间接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文章首先从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方面,分析风险种类及成因,最后提出了防范与化解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用杜;风险;防范;措施
 
    近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在逐步走向规范。但是农村信用社多年积聚的问题和风险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本文拟对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的防范化解措施进行探讨。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现有的管理体制、经营环境、服务对象、业务内容、人员状况的特殊性,使农村信用社发生风险的概率相对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一、农村信用杜的风险种类及成因分析
 
    (一)信用风险
 
    即债务人有意违约或因客观因素变化未能履行合同义务而给信用社造成资产损失所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大量借款人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造成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应收未收息“滚雪球”,坏账损失难以消化。其原因有以下方面:自身管理体制与农村经济体制的多次变革是形成信用社信用风险的基本因素;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因自然灾害和保险机制的不健全,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往往都转嫁给了信用社;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抵押、担保无效、带来抵押,担保物的变现难,影响了信用社的收贷收息。
 
    (二)财务风险
 
    即由于历史包袱过重、利率倒挂及其他政策性、经营性因素,造成严重经营亏损,历年亏损挂账难以消化,不生息资产占比过大,大量占用信贷资金,形成财务状况不断恶化,最终产生资不低债的风险。其成因有以下方面:历次体制变革形成的历史包袱;高成本资金占比较大;点多面广,管理分散,经营成本高。
 
    (三)经营风险
 
    即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资金超负荷、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农村信用社风险成因及防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