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音乐记忆力摭谈
音乐记忆是指人在经历听音乐的过程中对音高、音强、节奏、音色等所形成的音乐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以经验的形式重现出来。音乐记忆是每一位音乐的学习者、从事音乐专业的表演者及音乐教育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高校音乐教学中,许多学生在歌唱时不能完整而准确地将每首歌曲演唱出来。分析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没有掌握歌唱的记忆法。
一、词曲交融,加深记忆的心理痕迹
歌唱记忆力是对歌曲心理痕迹保持和演唱再现的能力。在歌唱记忆的心理过程中,歌曲的词与曲是同时进行的,歌唱时自然地呈现出“曲中有词,词中有曲”的水乳交融状态,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记忆效应。从歌唱记忆形成的审美心理积淀来看,它也造就了稳定性的心理定势,反之亦然。但是,由于在歌唱过程中音乐的艺术魅力大于歌词的美感,因此,对歌曲曲调的记忆强于对歌词的记忆,对歌曲的遗忘大都是歌词的遗忘。特别是在多段歌词作品中,常呈现出词曲结合不稳定的状态,往往第一段歌词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后几段歌词常常出现回忆的障碍,甚至产生错位现象。所以,这种“同曲异词”的歌曲结构,是歌唱记忆的难点和重点。
歌唱是时间的艺术,它是在一定的时间中进行的,每一句唱词乃至每一个字都有固定的时值,整首歌曲也必须一气呵成,决不允许中途停下来想想再唱。因此,歌曲演唱的记忆心理活动既有连续性,又有时间性。歌唱记忆有着自身的规律,通过词与曲的有机联系提供有益的回忆和联想,它可以通过艺术美的魅力加深记忆的心理痕迹。
二、理解歌曲,训练音乐记忆力
根据音乐记忆的一般规律,当演唱者对一首作品进行记忆之前,必须先弄清楚记忆的任务和要领,然后,有所侧重地去完成所需的记忆。如在背唱一首歌曲时,只是按乐谱上所标出的歌词、旋律、演唱法记号、力度符号等各种要求来从头到尾地死记硬背,即使是反复多次地背唱,也很难完整地把它背下来。但是,如果有效地使用音乐记忆的原理,在背谱前先按照乐谱要求试唱几遍,产生一个整体的音响印象后,再对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分析,加强对歌曲内部细节的记忆。这样,就将感性记忆上升为理性记忆,使音乐记忆具有了逻辑性。如在掌握了曲式结构后,
提高大学生音乐记忆力摭谈
点击下载
上一篇:保定市2009年度火灾形势分析下一篇:成本会计教学的新思考
本文2010-08-18 10:20:0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79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