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摘要:文章在对我国东、中、西部“一村一品”发展较为先进的省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近年来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判断未来发展将呈现产业布局向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主导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以设施农业促高效产业发展、产品标准化及经营品牌化、经营模式创新发展、投资多元化等发展趋势。
关键词:一村一品;现状;趋势;专业村
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一村一品”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特别是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对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
(一)专业村专业乡镇数量增多
据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资料,到2008年底,全国专业村累计达到45650个,比上年同口径增长5.5%,占全国行政村总数7.1%。从地区看,专业村(乡镇)数量居前三位的是山东、河北、四川;专业村数量增长较快的省份有青海、海南、陕西。从行业看,专业村主要分布在蔬菜、水果、畜牧业,合计26821个,比上年增长5.6%,占专业村总数58.8%。在专业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专业乡镇3160个,比上年增长4.2%,占全国乡镇总数8.9%(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2008年全国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二)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据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资料,2008年专业村经济总收入133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主导产品销售收入60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出口创汇2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8%。在专业村中,经济总收入居前三位的是江苏、河北、山东,全国经济总收入500万以上的有34876个,占专业村总数76.4%,其中,经济总收入过亿元的有1569个,占专业村总数3.4%,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北、山东等省份。
(三)主导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据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资料,2008年种植业专业村主导产业基地面积8020万亩,比上年增长9.69%,居前三位的是黑龙江、河北、山东;牲畜饲养3889万头只(包括牛、猪、羊,不包括兔类),比上年下降7.52%;禽类饲养专业村养殖禽类19.88亿只,比上年增长72.8%。专业乡镇种植业基地面积达到7579.24万亩,比上年增长4.70%;牲畜饲养量为1683.5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4.0%。
(四)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据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资料,专业村农户数2096万户,比上年增长6.09%,占全国农户总数8.3%;专业村从业人员4883.88万人,比上年增长5.77%,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9.7%。2008年全国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人员3280.57万人,占专业村从业人员总数67.17%,比上年增加4.54%,其中种植业从业人员2273.97万人,比去年增加4.88%,畜牧业从业人员466.79万人,比去年增加6.33%,水产业、林业和其他农业变化不大。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村就地吸收就业人员2980.7万人,其中,劳动密集型的蔬菜产业专业村吸收就业人员851.63万人。
(五)专业村农民收入明显增长
据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资料,2008年全国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683元,比上年增长11.76%,高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9.4%,其中,全国专业村中高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省市有:天津、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主导产业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6245.7元,比上年增长9.4%,高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1.2%。在种养专业村中,效益较好的产业是花卉、水产、蔬菜、水果、畜牧,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403.9、7095.07、5813.5、5489.4、5423.5元,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出55.5%、49.0%、22.1%、15.3%、13.9%。专业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74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7%,其中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661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9%。
二、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覆盖领域不断拓宽,总体规模稳中有增
“一村一品”由过去以种植业为主向种植业、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运销等涉农服务业及非农产业并举转变,覆盖的产业领域不断拓宽。2008年,全国45650个专业村,其中种植业专业村中,主导产品包括为粮食、油料、棉麻、糖料、烟叶、药材、蔬菜瓜果、花卉、茶叶、蚕桑、水果及热带作物等12个产业;养殖业专业村包括养牛、养猪、养羊、养兔、养鸡、养鸭及特色动物喂养7个产业;水产专业村中包括养鱼、养虾、养贝、养藻等;此外还包括木材竹子、农产品加工运销、休闲农业等涉农服务专业村,以及各类非农产业专业村。各地各级部门多方面引入资金,壮大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比较2006-2008年全国专业村种植业生产基地建设情况可知,种植业生产基地三年分别为6764.66万亩、7311.95万亩、8020.64万亩,2007较2006年增长8.09%,2008年较2007年增长9.69%(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种植业所包含的14个种类的变化,基本实现了稳中有升的趋势。
(二)地域特色日渐明显,产业优势更加突出
各地因地制宜,依托资源禀赋,开发出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并不断发展壮大。如陕西省已基本形成了以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特色蔬菜、猕猴桃为主的关中农业产业带,以苹果、奶山羊、设施蔬菜为主的渭北农业产业带,以名优杂粮、白绒山羊、大红枣为主的陕北农业产业带,以中药材、瘦肉型猪、桑蚕、茶叶、食用菌、“双低”油菜为主的陕
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9:1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67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