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城市化;影响分析
摘要:中国城市住房价格高涨,引发许多讨论和社会怨气,看来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要从社会政策调整上动脑,更要从造房技术创新上动脑筋。文章重点提出技术创新,采用“中集造房技术”,以破解“造房难”,解决“住房难”。
关键词:住房难;造房难;造房技术
中国大中城市房价高涨,高官、高级知识份子都称自己买不起房,全民心中存有怨气,房地产业有泡沫成份等等,集中到一点,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住房供给满足不了需求,形成新条件下的求大于供。住房难,就难在供不应求。
一、住房难,难在问题的复杂性
首先,住房价格高,高到普通劳动者靠劳动所得积攒,一生都买不起房。其次,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牵涉到40多个行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到就业和整体经济走势。再次,房地产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到城市政府的土地收入的增减。最后,房价下跌,必然造成银行房贷履约率降低。发端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就是由次级房贷引发的。这么多的影响因素,在制定调控政策时,任何一方的利益,都要考虑,尤其是要防止房价陡降、陡升,对就业等基础性民生产生大的影响,更不能由于解决住房难,人为促成国民经济下滑与动荡。
二、住房难,也有利益博弈问题
作为中央政府,既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又要考虑满足住房消费者需求;既要考虑消费者的置业能力,又要考虑房地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城市发展规模、人口结构与产业调整升级,又要考虑城市政府的财政利益诉求;既要考虑普通劳动者的就业需要,又要考虑银行业的风险控制;既要考虑国家土地法律、规范的严格执行,又要考虑农民工进城落户的可持续发展等等。按照西方经济学“博弈论”理论,如何实现多赢,不致出现多输局面,是中国目前经济社会现实中的巨大难题。
三、破解中国住房难题,非技术创新不可
创新,有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类。解决中国住房难,首先要找到破解“造房难”的技术难题,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造出大量可供居住的房屋,解决燃眉之急,缓解需求压力,才有可能平息社会急燥心理。然后,从长计议,调整住房供应的系统政策设计。
第一,技术破解“造房难”。中国已经具有现成的快速造房技术,只是还没有运用于中国城市造房而已。中集集团,即“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它的主要产品——集装箱,就是造房的主要部件。他们已经利用废旧集装箱为荷兰等国,建造了“集装箱宾馆”、“集装箱公寓”。70%以上的房屋建造工程在工厂里完成,具体建造房屋工程工期大大缩短,工程的复杂性大大简化。如果,中国各大中城市采用中集集团制造“集装箱宾馆”、“集装箱公寓”技术,就可能向市场提供大量租住房、周转用房屋。它的好处有:
一是采用“中集造房技术”,建造住房工程工期缩短。钢骨水泥造房,一个小区开发,一般要三年左右时间,采用这种技术,可以缩短到几个月;一栋房屋原建造工期在半年以上,采用这种技术,可以缩短到几天;且无需装修,节省了个人装修时间,建完即可入住。
二是工厂与工地两个工序造房,可设计成全新样式。目前的造房技术条件下,一个小区一个设计,一个价格水平;一栋房屋一套图纸,一个价格档次;甚至一栋楼,多种户形,不同价格。采用“中集造房技术”造房,不仅住房面积等物理标准可以全国统一设计,几套图纸适用全国,并能形成新的房屋样式与模式,还可以形成新的房屋国家标准;最难控制的价格,也能做到全国统一。城市政府还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批量采购等多种方法,建造低成本、低价格的“集装箱宾馆式”、“集装箱公寓式”城市住房。造成什么式样,
产业集聚;城市化;影响分析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8:33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55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