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之路
摘要:文章在探讨企业成长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成长所采取的不同战略模式以及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演化路径。文章指出民营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采取相应的不同成长模式或模式组合,并根据市场交易成本理论来确定企业的横向边界和纵向边界,得出结论:探索阶段主要靠企业的内生成长;学习阶段企业选择内生成长和网络化成长;应用阶段三种成长模式同时发挥作用。
关键词:民营企业;路径演化;模式选择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逐渐成长起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中国企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的企业被竞争激烈的市场大潮所淹没,有的却能够激流勇进,傲然屹立,并且规模和实力越来越大,成为发展后劲实足的行业领军者。同是民营企业,却不可同日而语,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持续健康成长,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成长模式?本文对这些问题试做一探讨。
二、企业成长
企业成长是企业系统功能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
基于演化理论的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就像生物一样对外界的环境做出反应,适应环境变化的特征被保留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特征被淘汰。熊彼特(1942)被认为是演化理论的开创者,他认为经济体系是变动的,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创新竞争。纳尔逊和温特(1982)是现代演化理论的奠基者,他们认为如果现有技术的盈利水平超过一定的阈值,就保留原技术,否则就是寻求新技术或是模仿其他公司的技术。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企业成长论认为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企业成长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动态能力是由一种能够使企业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以维持和更新企业的竞争优势,适应动态环境,促进企业不断成长的能力(teece,pisano,shuen,1997)。一方面,“动态”指的是更新独特能力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与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能力”强调的是为了适应动态环境要求而进行的整合、重构内外部技能、资源、职能竞争能力等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那些信息传递方便快捷、产品创新迅速、营销到位的企业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幸存者。
三、企业成长的战略模式
企业的成长模式一般基于以下两种方式:内生增长(也称有机增长)和外生增长,包括并购、合作等。内生增长指企业利用自身内部资源实现增长,不涉及运用资本获取其他企业的资本所有权,这种增长类型的投资需求较低,另外,由于组织现存的组织结构可以很好的控制增长,所以实行的障碍也较少,缺点是规模不能在短时期内迅速增长,增长过于缓慢。许多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受到资金、技术或者行业规模经济壁垒的的限制只能选择内生性增长模式。内生增长模式也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战略:市场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和多角化战略。前两种是一种专业化战略,后者是多元化战略。多元化发展是企业在新的市场上开发新的产品,这种战略可以降低单一业务带来的市场风险,需在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考虑选择的成长战略。新疆广汇就是集清洁能源、汽车服务与房地产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外生增长模式最常见的就是企业的并购,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达到种种收益。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跨国并购的浪潮,21世纪的并购更是企业常使用的一种资本运营方式和扩张战略,许多民营企业的收购行为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并购可以有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横向并购可以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纵向并购可以加速生产流程,节约运输、仓储等费用,优化产业价值链。外生增长的另一种方式是合作或联合,也可以成为网络化成长,是指企业通过与网络中其他成员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将企业知识运行平台建立在企业网络基础之上而非企业内部,通过网络化知识的创新和积累实现企业成长。常见的方式有企业联盟、业务外包、虚拟企业等。通过构建有效的外部组织,企业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边界之外多余的网络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些外部资源激活企业内部冗余资源,能够提高利用率。同时可以为企业创造成长机会。企业与网络其他节点间的频繁交流互动,有助于开展创新协作,可以对捕捉到的市场机会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反应。网络能在在创新、销售、供应链管理方面,为企业扩大搜索市场信息的范围,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决策效率,加快产品开发速度,赢得理想的市场先占优势和技术优势,创造更和谐的员工合作团队,从而为企业开拓新的成长空间。三种企业成长模式的比较,如表1所示。
四、民营企业成长的路径演化
民营企业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探索成长过程,与国有企业相比它更像一个生物进化的过程。在创业初期由于人力资本或是其他资源的制约等因素,很少企业能够做到制定长远的战略,一步步按照既定规划稳步发展。许多企业在创业初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市场中不断试水,找到适合的产品,战略或是营销模式,然后强化这些成功的因素,淘汰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策略,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这是学习理论在经营企业行为上的应用,最后把这些成功的因素不断地复制应用到其他的产品或品牌上去,复制成功经验或是把这些成功因素交叉混合起来形成新的策略,这就使企业可以创造性的发展,这个过程我们认为是把学习到的知识加以应用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民营企业的成长路径分为三个阶段:创业时期的探索阶段、成长初期的学习阶段和高速成长的应用阶段。在探索阶段,企业要做的就是四处寻求机会,从产品制造到市场销售都要去摸索。波司登这个著名的名族服装品牌就是从8台缝纫机起家,经过30多年的打拼,成为世界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处于服装行业领跑者地位的民营企业。正是由于从业务、产品、销售方式的不断探索,才有波司登正确的成长方向,不断地淘汰不适应市场的业务,强化成功因素,成功的进行流程工艺和外观设计的复制,产品设计与面料的创新,造就了波司登家喻户晓的品牌。
五、成长路径与成长模式的契合
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企业的规模大小也即企业边界能不能快速扩大,是受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的。这可以用企业的交易费用理
关键词:民营企业;路径演化;模式选择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逐渐成长起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中国企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的企业被竞争激烈的市场大潮所淹没,有的却能够激流勇进,傲然屹立,并且规模和实力越来越大,成为发展后劲实足的行业领军者。同是民营企业,却不可同日而语,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持续健康成长,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成长模式?本文对这些问题试做一探讨。
二、企业成长
企业成长是企业系统功能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
基于演化理论的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就像生物一样对外界的环境做出反应,适应环境变化的特征被保留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特征被淘汰。熊彼特(1942)被认为是演化理论的开创者,他认为经济体系是变动的,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创新竞争。纳尔逊和温特(1982)是现代演化理论的奠基者,他们认为如果现有技术的盈利水平超过一定的阈值,就保留原技术,否则就是寻求新技术或是模仿其他公司的技术。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企业成长论认为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企业成长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动态能力是由一种能够使企业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以维持和更新企业的竞争优势,适应动态环境,促进企业不断成长的能力(teece,pisano,shuen,1997)。一方面,“动态”指的是更新独特能力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与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能力”强调的是为了适应动态环境要求而进行的整合、重构内外部技能、资源、职能竞争能力等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那些信息传递方便快捷、产品创新迅速、营销到位的企业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幸存者。
三、企业成长的战略模式
企业的成长模式一般基于以下两种方式:内生增长(也称有机增长)和外生增长,包括并购、合作等。内生增长指企业利用自身内部资源实现增长,不涉及运用资本获取其他企业的资本所有权,这种增长类型的投资需求较低,另外,由于组织现存的组织结构可以很好的控制增长,所以实行的障碍也较少,缺点是规模不能在短时期内迅速增长,增长过于缓慢。许多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受到资金、技术或者行业规模经济壁垒的的限制只能选择内生性增长模式。内生增长模式也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战略:市场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和多角化战略。前两种是一种专业化战略,后者是多元化战略。多元化发展是企业在新的市场上开发新的产品,这种战略可以降低单一业务带来的市场风险,需在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考虑选择的成长战略。新疆广汇就是集清洁能源、汽车服务与房地产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外生增长模式最常见的就是企业的并购,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达到种种收益。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跨国并购的浪潮,21世纪的并购更是企业常使用的一种资本运营方式和扩张战略,许多民营企业的收购行为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并购可以有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横向并购可以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纵向并购可以加速生产流程,节约运输、仓储等费用,优化产业价值链。外生增长的另一种方式是合作或联合,也可以成为网络化成长,是指企业通过与网络中其他成员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将企业知识运行平台建立在企业网络基础之上而非企业内部,通过网络化知识的创新和积累实现企业成长。常见的方式有企业联盟、业务外包、虚拟企业等。通过构建有效的外部组织,企业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边界之外多余的网络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些外部资源激活企业内部冗余资源,能够提高利用率。同时可以为企业创造成长机会。企业与网络其他节点间的频繁交流互动,有助于开展创新协作,可以对捕捉到的市场机会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反应。网络能在在创新、销售、供应链管理方面,为企业扩大搜索市场信息的范围,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决策效率,加快产品开发速度,赢得理想的市场先占优势和技术优势,创造更和谐的员工合作团队,从而为企业开拓新的成长空间。三种企业成长模式的比较,如表1所示。
四、民营企业成长的路径演化
民营企业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探索成长过程,与国有企业相比它更像一个生物进化的过程。在创业初期由于人力资本或是其他资源的制约等因素,很少企业能够做到制定长远的战略,一步步按照既定规划稳步发展。许多企业在创业初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市场中不断试水,找到适合的产品,战略或是营销模式,然后强化这些成功的因素,淘汰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策略,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这是学习理论在经营企业行为上的应用,最后把这些成功的因素不断地复制应用到其他的产品或品牌上去,复制成功经验或是把这些成功因素交叉混合起来形成新的策略,这就使企业可以创造性的发展,这个过程我们认为是把学习到的知识加以应用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民营企业的成长路径分为三个阶段:创业时期的探索阶段、成长初期的学习阶段和高速成长的应用阶段。在探索阶段,企业要做的就是四处寻求机会,从产品制造到市场销售都要去摸索。波司登这个著名的名族服装品牌就是从8台缝纫机起家,经过30多年的打拼,成为世界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处于服装行业领跑者地位的民营企业。正是由于从业务、产品、销售方式的不断探索,才有波司登正确的成长方向,不断地淘汰不适应市场的业务,强化成功因素,成功的进行流程工艺和外观设计的复制,产品设计与面料的创新,造就了波司登家喻户晓的品牌。
五、成长路径与成长模式的契合
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企业的规模大小也即企业边界能不能快速扩大,是受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的。这可以用企业的交易费用理
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之路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7:58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45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