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议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454下载203次收藏

    摘要:近年来,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不断改革,渐渐向公共服务的方向靠拢。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对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针对企业,对事业单位适用性弱。文章通过分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出现的漏洞与问题,寻找加强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引言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指事业单位为履行其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建立的保障系统,它体现为与行政、管理、财务和会计系统融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措施等,是行政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
 
    二、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意识弱
 
    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了解,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主动举办事业单位财政法规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培训班,增强各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营造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意识。
 
    单位中很多员工对内部控制建设持无所谓的态度,或简单地把内部控制理解为单位的规章制度。部分单位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于确定,因此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现在有不少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全面,没有覆盖到单位的所有人员和多个业务环节。当单位规模比较小时,会计、出纳、资产管理等不相容职务均由一人担任,内部审计制度则根本没有,导致事业单位财政账务混乱。相当多的单位只有业务部门制定的单项内部控制制度且还不够规范,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衔接,执行起来协调配合较差,造成内部控制各环节职责不明,执行过程中相关环节的执行人相互推诿,难以适应整个系统内部控制的需要。
 
    (三)对会计控制重视不够
 
    现在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虽然建立了会计控制制度,但只关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忽略了制度的执行。一些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保管人员之间没有实行职务分离,或实行了职务分离而没有相互制约,导致职权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程序不规范,会计账务存在为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问题,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财务管理处于失控状态。
 
    (四)预算控制薄弱
 
    现在一些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单位的预算机构形同虚设,单位在实际进行日常收支活动时,根本不按照编制的预算执行。多数的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完善的预算编制程序,导致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理解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难以保证预算编制有统一的标准。
 
    (五)缺乏行之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
 
    有的事业单位审计机构附属于财会部门、办公室或纪委监察部门,受所属部门领导;有的虽然审计机构独立于财会等部门,但仍归本单位负责人领导。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等都要受本单位领导的制约。事业单位内审部门也基本上未形成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优秀的审计人员缺乏激励机制,对审计成本的节约和浪费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议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