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试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性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065下载189次收藏

    摘要:意识形态一般被认为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范畴,而它的经济分析、经济功能被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了。文章首先从马克思理论的角度说明经济与意识形态是一种共生关系,接着通过叙述古典自由主义的历史,说明自由主义经济学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重点阐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意识形态的实践及其本质,最后提出中国应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应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学
 
    意识形态一般被认为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范畴,是一种论证政治和社会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工具,而意识形态的经济分析、经济功能被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了。
 
    一、经济学不只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不仅是一种政治功能。马克思提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就指出了意识形态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可以阻碍经济的发展。任何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的产生及形成,包括经济学理论的总结归纳,不仅有经济发展本身的因素,还有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观念以及道德文化传统也是促成其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马克思理论中,经济与意识形态是一种共生关系。
 
    一些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往往引用各种数据和数学符号、公式。在经济学中大量运用数学是有意义的,但是却并不意味着有了数学,就具有了客观的科学性。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讨论,伦敦麦克伦出版公司出版的《为什么经济学还不是一门科学》一书中有详细论述。书中指出,数学在许多经济理论中的运用是脱离实际和意义甚微的,计量经济的模型的运用是过分早熟的。1973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列昂节夫(w.lenotief)指出:“尽管专业经济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实际结果却往往是计算精确而与经济实际并无关连,徒然引导读者由貌似合理的假设走向似是而非的结论。”
 
    实际上,即使一些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往往引用这种数据和数学符号、公式,也不能表明它纯粹是一种客观的科学,它还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多数西方学者承认,当代西方经济学,距离成为一个具有公认规范和精确结果的理论科学,距离还相当遥远。西方人有一个著名的幽默:两个经济学家在一起会有三种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忽视意识形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在西方经济学界看来,意识形态使个体行为偏离了“效用最大化”原则,意识形态无法在“理性经济人”分析框架中予以解决。
 
    二、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意识形态的历史
 
    自由主义经济学发端于300年前的重商主义时代。当时西欧正处于封建王权、基督教教权与新生工商业阶层三足鼎立的格局。为了排挤教权,王权与工商阶层结盟在一起,大肆进行海外殖民贸易。随着工商阶级实力扩大,为了免于王权对他们利益的侵占和工商业发展的束缚,以斯密为首的工商资产阶级代言人,第一次把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带入历史舞台。
 
    自由主义经济学背后包含着一系列哲学、政治、文化的自由主义支撑物,斯密是始作俑者,哈耶克则是现代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尽管他们的思想表述方式不同,但其内容并无二致:即人与生俱来的自利性与市场制度的天然协调一致,且资源配置最优,勿须人为干扰。在这里,因为市场交易天然是自由、平等的,所以每个人也是自由、平等的,不存在什么特殊利益阶层、集团或其意识形态。但历史告诉我们:自由主义经济学与意识形态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意识形态是指一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的价值观念体系,并服务于他们的利益。从早期历史观察,《国富论》出版之后,英国议会在讨论某些法案时,常常有人引证斯密的著作。从早期反封建的革命性的“自由”,到维护既得利益的“自由”,它实际上已被“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试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性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