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构建及展望
摘要:民营企业要实现更高的目标,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优化内部审计。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审计框架
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效果,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是有效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治理有促进作用。
一、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对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必要性认识不清
有些民营企业虽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管理层却不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有些虽然设立了审计机构,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稳定性也得不到保障,民营企业负责人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甚至有些民营企业不敢轻易让“外人”负责内部审计工作,所以在用人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识不足
有些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被审计者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使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另外,有些企业老板则抱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思想,怕开展内部审计会伤了和气,除非有重大嫌疑或已经出了问题,否则不开展内部审计。
(三)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从公司治理结构看,建立、完善内部审计是民营企业的内在需要。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高级管理当局逐渐重视内部审计。但是,内部审计如何进行操作,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还没有从传统审计的“阴影”中走出来,尽管形式上有“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但基本上都是财务审计的翻版,主要职能仍然是“监督”,还停留在“查错防弊、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完整”的阶段上,而以财务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并不能直接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
(四)脱胎于家族制的管理模式,人际关系复杂
当前许多民营企业刚刚脱胎于家族制,在管理上家族制的气息还很浓厚。集团内部各个部门、子分公司往往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监督碍于人情面子而不能有效实施;“内部人”与“外部人”的关系
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构建及展望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7:4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41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