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求均衡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摘要:文章试图从供求均衡理论出发,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现状并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并从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努力改善目前我国金融二元结构格局、积极推广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等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城乡金融体系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商业银行
一、我国城乡的金融结构现状——供求不平衡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获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格局。就目前城乡金融机构分布状况或金融服务供给主体方面来看,农村的金融结构只有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及邮政储蓄机构,资本市场对我国农村融资作用基本为零。
(一)我国农村金融资本匮乏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非农化”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压缩在农村金融领域中的业务量,政府机构对农村合作基金会等准正规金融组织的定位不准确,客观上确立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二)农业保险日益萎缩,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状况
从1994年起,我国实行全面税制改革,实行新的财务核算体制,取消了“收益共担,风险共担”的财政兜底政策,商业保险公司出于对自身的经济利益及生存和发展的考虑,对农业保险的结构进行战略调整。至此,农业保险的险种、机构、从业人员及保费收入开始不断萎缩,这与我国近年来保险业呈快速发展的势头形成鲜明对照。农业保险规模和保费收入也逐年下降,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开始弱化。
(三)农村邮政储蓄分流农村资金
我国的邮政储蓄业务是在1986年国家为了抽紧银根、抑制通货膨胀等目的而重新开办的,它以与其他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相同的利率吸收存款,然后以较高的利率转存人民银行,并不对外发放贷款,邮政储汇局坐收利差收入而没有任何风险。因此,邮政储汇只要增加存款,就有利润。邮政储蓄网点增加很快,其储蓄存款的增长历年均快于农行和信用社及其他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而资金却用不到农业和农村,造成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恶化了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还是合作性金融的角度,或是只存款不贷款的农村邮政储蓄,我国农村金融的抑制状况都十分严重。同时,农村资金通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断向外部流动的规模还在扩大,由此导致当前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矛盾日趋严重。
二、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一)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
产业结构主要是指一国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情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1978-2006年,我国第一产业gdp构成自27.1%下降为14.6%,第二产业gdp构成由48.2%上升到52.2%,上升
从供求均衡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7:4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40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