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旅游事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发展关系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652下载226次收藏

    摘要: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充分重视、提高认识、科学管理,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实现旅游事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
 
    关键词:旅游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了界定,且随着2006年《公约》的正式生效使之成为一个正式的法定概念。《公约》这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如下定义:“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是表演艺术;三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一、旅游事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影响
 
    (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变迁和生存条件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威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划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加以重点保护,无疑不失为最佳选择之一,但难以解决保护经费不足、传承困难、保护机制难以建立的问题。而通过旅游事业,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重视和保护,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
 
    (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求新的保护方式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采取抢救式保存、博物馆保存、传习机构传承、学校教育传承、民间活态保护等五种方式,这五种保护方式都有与旅游的结合点。可结合抢救式保存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之旅”,博物馆保存如中国昆曲博物馆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可结合传习机构和学校教育传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旅游事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发展关系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