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用医学概要》教材建设的改革与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702下载241次收藏

    摘要: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医学教材亟待开发,《实用医学概要》教材从教材编写主体、教材特色、教材结构、教材建设体系、教材评价等方面对原有教材进行整合改革,将会更加符合高职教材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教材建设;实用医学概要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高质量的教材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证。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渠道,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也是教育教学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往的教材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存在严重不足,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仍然缺乏,因此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材开发显得十分迫切。
 
    一、《实用医学概要》原有教材的问题分析
 
    《实用医学概要》作为药学、药剂、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原有教材的选用,过分强调学科理论知识,将课程分为——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两阶段来学习,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缺少科学的课程理论的支持,教材理论与实际工作不相结合,不利于培养职业型人才。主要表现在:第一,原有教材缺乏“高职”特色,没有突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羁绊。教材内容多是对本科教材内容的适量删减或是对中职教材的理论知识的适当添加,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忽视应用型知识。第二,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而且有些不符合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缺乏临床应用实例,与高等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第三,实训部分内容严重不足。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高职培养目标要求实践性教学一般占高等职业教育总学时数的1/3-1/2。但是本门课程教材的实训内容过少,理论内容过多,严重制约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对于《实用医学概要》教材改革的探讨与思考
 
    针对原有教材存在的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材发展职业化、市场化、系列化和多样化、立体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系药学基础教研室结合专业改革,并经过反复论证,重组课程体系,确定了《实用医学概要》教材的编写计划。
 
    (一)教材编写组的确定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决定教材的编写主体主要由学院的教师和来自医院的医生组成。教师熟知教学基本规律,了解学生学习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而拥有行业背景的医生掌握医院的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规定,由这两类主体参编高职教材,在教材编写形式上保证了工学结合的一体化。为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和教材的适用性,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成立了由专任教师和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组成的教材编写组。同时,成立教材编写委员会,由具有领导统筹能力的专业带头人作为编委会负责人,负责本教材编写前的培训活动、编写计划的制定、职责的分工、督导、协调与定期碰头交流会议的组织与安排。
 
    (二)教材编写特色
 
    《实用医学概要》教材是对原有教材的改革,在编写上既保留了原有教材的有用的、合理的成分,又融入有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特色的、根据临床实际需要而增加的内容。第一,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结构体系适应高职高专的教学需要,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基础与临床常见病的诊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内容符合工作过程,体现高职高专工学结合的特色。第二,在教材体系设计上,也做了相应的改革。以神经系统为例,在篇首都有本篇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学生在预习时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每篇又相应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实用医学概要》教材建设的改革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