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库集中支付下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刍议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68下载224次收藏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是我国财政管理体系的一大变革,相对于原有财政管理方法监督效率更高,宏观调控能力更强,资金使用更有效。文章主要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对于事业单位的影响,着重讨论了在实施该改革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上存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法律地位及审计等各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国库集中支付下各预算单位使用资金不再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而是在预算部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编制月度计划来管理,预算部门自主决定预算资金的使用,财政部门经国库单一账户通过直接支付(工资支出、购买支出等)和授权支付(零星支出和未纳入直接支付范围的购买支出)两种方式拨付给商品或劳务供应商。在这种体制下,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库集中支付下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益处
 
    (一)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前,各个事业单位分散开设资金账户,资金直接拨付,这导致一方面一些单位存在资金的沉淀闲置,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存在资金缺口的问题;同时由于资金通过预算批复额度直接拨付给使用单位,导致其对于预算编制并不重视,而仅仅着重于预算资金的申请,这使得预算资金使用的计划性不强;另外,由于资金是分散在各个账户当中,无法发挥出政府资金宏观调控的作用,且过长的资金支付中间环节,也使得资金的支付效率很低。这些都限制了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则是这些问题都有所缓解。
 
    (二)有利于加强资金使用监督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财政资金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管理,相对于原来的分散管理,更能保证其安全性;另一方面,资金的支付不是由事业单位和供应商的联系,而是通过财政部门直接支付,这也有助于防止腐败的发生。
 
    二、国库集中支付实施中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和准确度不高
 
    由于受过去传统财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对预算的编制依然不重视,预算的编制停留在形式上;但是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预算的意义明显提升,从资金的报批,资金的使用到最后资金的支付都是以预算为依据的,预算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年度财务运转,这就对预算的编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各事业单位对预算重视的程度不高,导致预算的编制不准确,使得实际批复和使用的资金在实际实施时差额过大,不得不追加预算,同时,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停留在一级预算上,并没有完全细化到基层,导致授权比例远远低于直接支付的比例。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完善
 
    一方面是很多单位认为预算编制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编制预算的任务交由财务部门单独负责,并没有完全推开全面预算;造成其他部门的参与性不强,对于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不利的,同时,也加重了财务部门的压力;另一方面,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使用的预算编制方法采用基数+增长来编制的不在少数,而零基预算并没有完全推开,这样的编制方法虽然实施起来比较简单易行,减轻了各事业单位的压力,但不利于提高预算的准确性。
 
    (三)预算的法律地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国库集中支付下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刍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