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探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543下载130次收藏

    摘要: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它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应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林业资金投入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的林业建设迫切需要引入新的融资机制,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以资产为基础的信用经济,特定金融机构以一定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支付保证,经过信用增级,以及严格的风险隔离安排,面向社会发行的一种资产支持证券。文章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在林业发展的可行性,设计了林业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提出了林业融资进一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林业;投资;资产证券化;林业资产证券化
 
    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林业资产证券化将成为我国林业产业重要的投融资渠道,为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林业资产证券化在为盘活流动性差,林业建设融资的林业资产等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资产证券化在其他领域的实施和推广,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推广,为林业资产证券化积累成熟的经验。
 
    一、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abs)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的稳定现金收入的资产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将其出售给证券特别载体(即spv),然后由spv以购买组合资产以担保发行资产支撑证券,由证券承销商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行为。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原有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通过结构性分离与重组,转换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的全过程。abs方式的目的在于通过其特有的提高信用等级的方式,来使原来信用等级较低的项目照样可以进入国际高档证券市场,并利用该市场信用等级、流动性高和债券安全性、债券利率低的特点大幅度降低发行债券和筹集资金的成本。abs运作的特点就在于通过信用增级计划,使得信用等级较低、甚至没有获得信用等级得机构,照样可以进入高档投资级的证券市场,通过资产的证券化来募集所需资金。
 
    二、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
 
    (一)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已经成熟
 
    我国无论是从资金来源、投资项目和林业融资的政策环境看,林业融资方式的创新都是可行的,林业建设巨大的资金需求和大量优质的投资项目为abs融资方式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健全的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也正在建立从整个宏观的市场角度来看,全国逐渐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全面、完备的市场,资本的流动性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的市场监管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健康运行是极其重要的。从微观上看,随着林业产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企业也逐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林业企业也逐步提高了对风险、融资以及市场竞争的认识,这为资产证券化的推行打下了良好的微观基础。尽管还没有出现实质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操作,但各方面都密切关注着这一广阔市场,纷纷推出资产证券化方案和产品构想,这些产品的创新和开拓为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林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林业项目建设具有适合资产证券化的资产的特征
 
    林业作为国家基础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林业企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林业产业的发展,大量素质优良、收入稳定、回报率高的投资项目不断涌现,这些优质的投资项目是abs融资对象的最理想选择。
 
    (三)利用abs进行融资,有利于我国林业尽快进入高级项目融资领域
 
    目前我国林业企业的信用等级多在bbb级以下,无法进入国际市场进行融资,而abs融资方式却能利用spc使信用等级增加,从而使我国企业和项目进入国际高档证券市场成为可能,通过在国际高档证券市场上通过证券化进行的融资,使林业建设有机会直接参与国际高档融资市场,学习国外高档证券市场运作及监管的经验,利用abs进行融资,将极大地拓展我国项目融资的活动空间,加快我国的项目融资。
 
    (四)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盘活林业国有企业存量资产
 
    国有企业在林业企业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在国有林业大中型企业中,有许多企业,一方面持有大量的应收账款、票据和流动性偏差的优质资产;另一方面负担着巨额的银行债务和企业债务。利用资产证券化融资可以改善林业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探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