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额信贷风险防范机制之国际经验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64下载295次收藏

    一、团体贷款制度作用机制
 
    所谓团体贷款制度,就是贷款机构银为了保证本金的安全和减少违约率,让多个贷款者组成一个团体,团体成员之间实行连带责任、联合担保。在团体贷款制度下,在借贷合约签署前,那些互相之间比较了解且风险水平相近的借款人必须自动组合成联保小组,并把风险较高的潜在借款人排除在小组之外。
 
    贷款机构发放贷款面临着许多风险,主要源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农村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一般只限于穷人,贷款仅资助生产性项目主要是小手工业和副业。但是,穷人或小企业主缺乏资产作抵押,也没有人能够为他们提供担保,同时,银行也缺乏他们的个人信用记录,所以他们无法从正式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一问题被称为“信贷市场失灵”。多户联保的团体贷款制度,其连带责任设计可以诱导自我选择,使同类贷款者相互激励,运用当地信息降低“逆向选择”,这种多户联保的信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贷市场失灵”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小额贷款的还款率,也有助于减轻贷款机构承担的高昂的交易成本。在借贷合约签署后,贷款机构实际上面临的道德风险有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也许不十分努力地进行投资和工作,或者将资金投资到那些具有更高风险的项目上去,这使投资项目失败的概率变得更大;二是即使借款人投资成功却隐瞒获得利润的事实而抵赖还款。基于了解和选择基础上的多户联保的团体贷款制度,使团体成员之间的监督成为可能,能有效地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
 
    孟加拉乡村银行首次实行多户联保的团体贷款制度。孟加拉是近代小额信贷的发源地,其小额信贷的基本框架,属于典型模式。孟加拉小额信贷机构的成功典范是格莱珉银行,属于非政府组织,其贷款对象是最为贫困的农户,特别是贫困妇女,其基本运行框架是采用无抵押、无担保、小组联保、分批贷放、分期偿还的方式。孟加拉乡村银行首次实行多户联保的团体贷款,随后,印尼、泰国、印度等国都纷纷模仿这种信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小额扶贫贷款的发展。
 
    二、动态激励机制的作用
 
    所谓动态激励机制是指在多期重复博弈的环境中,将借贷双方对未来的预期和对历史记录的考察纳入合约框架而设计的能够促进借款人改善还款行为的机制。动态激励机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较小的贷款额度来进行尝试,在多期重复的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小额信贷风险防范机制之国际经验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