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18下载289次收藏
   摘要:制度约束是发展方式转变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突破制约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前提下的制度创新,需要攻坚的难点是理顺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协调需要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用改变政绩导向来协调利益,激发深化改革新动力。
 
    关键词:发展方式转变;制度约束;难点;突破之路
 
    众所周知,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但一到实质问题时却举步维艰。其深层原因实际上是制度使然。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放弃政府主导经济模式,这意味着让各级政府放弃与此模式相关的巨大利益,必将经历一场深刻革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钥匙在政府手中,地方政府自身利益取向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故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是政府转型,而这涉及更深层的政治经济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障碍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的约束,突破障碍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前提下的制度创新,而需要攻坚的难点是调整利益格局。因此,制度创新主题应该围绕利益调整展开。其总体思路是展开以“理顺利益关系”为指导方针下的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利益协调”的新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阻力,充分调动积极性,形成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其“理顺利益关系”的途径分别是以政治体制改革消除体制障碍和以政绩导向调整来激发改革新动力。
 
    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调整,制度约束是利益调整的关键障碍,消除制度约束的根本途径须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深化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它涉及不同主体(包括改革者自身)利益的重新划分,其最大难题是如何理顺不同经济主体(中央与地方、不同行政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政府与企业、老板与工人等)之间的利益关系。例如,财税体制改革就是要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理顺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投资体制改革需要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深化改革的进程与政府改革的取向密切相关,而政府改革成功的关键是通过理顺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减小社会冲突成本,形成推动改革新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不同群体的积极性。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行为主体(各级政府、企业、个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深化改革的利益调整带来的不同主体利益得失变化,必然会导致各主体间为维护自身利益的冲突。维护既得利益将是深化改革的最大障碍,决非通过宣传、号召或政策能够解决的,必须从制度改革取得突破。
 
    由于“理顺利益关系”的目标主要是通过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来实现的,而制度需要由人来制定并且由人来执行的。制度本身也是参与制定制度的不同利益群体力量博弈的结果,它通常代表的是强势群体的意志。若强势群体是少数既得利益者,则由其主导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必然只会对少数人有利,就很难达到“理顺”的初衷。最典型的实例是:近年来,在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立法、出台实施细则、颁布各种文件获取部门利益,设置寻租机会、创造产生腐败条件的现象却越来越多;在经济改革的放权分税制调动地方抓经济积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如何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