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需求角度分析农户贷款难问题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697下载282次收藏

    摘要:基于新沂市小额信贷发展情况调研和分析,文章试图从显性和隐性资金需求两个角度分析农户贷款难的原因。在小额信贷的开展过程中,繁琐的贷款手续,担保的缺少,贷款额度不当以及利率过高使得显性小额资金需求望而却步,以及宣传不到位,信用建设的任重道远,政策引导不够使得隐性小额资金需求过早夭折。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政策引导、扩大宣传以及信用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需求角度;农户贷款难;小额信贷
 
    一、引言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依存度较大的中国经济的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随着政策的不断实施以及我国经济强大的增长潜力,经济转暖迹象已经显现,但是,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个巨大的挑战。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占市场最大比例的农村市场需求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从长远来看,只有充分考虑农村金融需求者的愿望而重新安排金融博弈格局时,中国农信社体制乃至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才能找到真正可行的出路。的确,扩大农村需求,尤其是扩大农村的金融需求,考察农户的金融需求的特征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资金需求分类
 
    为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沂市窑湾镇的居民以及所在镇的农村信用合作银行进行调查,以及与新沂市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进行访谈。经过数据分析和资料的整理,我们把当地的资金需求分为显性的小额资金需求和隐性的小额资金需求。
 
    首先,显性的小额信贷需求,即已经表现出来的资金需求,但未得到满足。在对“每年日常生活的开支主要方面”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人情礼节占非日常开支的第一位(见图1)。
 
    而第二部分的“如何解决资金短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农户选择了向亲戚朋友借,这也部分解释农户为什么农户如此看重人情礼节。当遇到自己资金短缺时,鉴于农户无法从银行贷到款或者从银行贷款的难度很大,他们自然选择向亲戚朋友借,而这些是从侧面反映了当地存在大量的显性的小额信贷需求(见图2)。
 
    其次,隐性小额信贷需求,即潜在的资金需求。在问卷中,对“储蓄的目的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户储蓄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生产性资金的资金需求,包括做生意和用于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等生产性投资(见图3)。我们做这样的假设:如果农户可以通过银行贷到款,得到资金并立即投入经营,那么,他们绝不会选择自己通过储蓄来积累资金。因为这样,一来由于与贷款相比,积累的时间会较长,这样就会错失商机,失去投资机会;二来储蓄过多也会影响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另外,从问卷第三部分的“如果您想搞一些养殖或者搞大规模的种植,而这时候您的资金不够,您是否会考虑去去贷小额信贷?”这个假设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农户会考虑银行贷款。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缺少担保人、抵押品,贷款的程序复杂以及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农户觉得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见图4)。以上两方面,就表现为隐性的小额资金需求,而这种自己需求的激发,除了破解贷款难的问题,还需要“导火索”,即农户生产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会在下文详细阐述。
 
    三、资金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原因
 
    (一)显性的小额资金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原因主要是贷款难,表现在小额信贷产品供给制度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贷款手续、担保、贷款额度、利率上
 
    1、手续繁琐,贷款难。这里的繁琐,经过与村民交谈,主要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贷款需要填写一些信息和文件,村民觉得复杂,可能与村民文化程度相联系,填起来比较费事。这个其实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做法,也是比较正规的做法,而对于农村,我们觉得可以更灵活一些。对于贷款的程序,同样是为了完成对贷款人的信息调查,降低贷款的风险,在农村可以更多以口头、书面相结合和实地调查的形式来完成。比如组成联保小组,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中的会计、联保小组代表组成、信贷员组成村信用评议中心,评议贷款村民的贷款申请,由社会担保代替个人担保,既降低贷款风险,又减少信贷员的工作量,简化申贷程序。其二是贷款需要找人,请客吃饭和送礼等等。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个人贷款,需要先找村委会写证明,然后找三个担保人(至于哪些人可以作为担保人还有限制),然后就是办理贷款的一些程序,这样,期间的请客吃饭和送礼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本身就是小额贷款来说,程序就显得复杂,放款速度慢,成本也高。据村民反映,农村信用合作社普遍存在嫌贫爱富的现象,如果没有信用社里没有一点关系或者其他方面的关系,比较贫困的农户去贷款,常常遭到拒绝。
 
    银行采取严格的审批制度的原因主要是银行与农户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其初衷是调查农户是否有信用,是否具备偿债能力。而我们必须清楚的是农户并非不是缺少信用,是农户的信用隐藏在乡土之中,这才是农户最大的特点。与城市工商业社会信息和信用体系是“纵向”不同的是,农村乡土社会的信息和信用是“横向”的,依托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同村同乡的熟人社会。由此,依托农村乡土社会的信息、信用的民间借贷就有存在的现实意义,根据已被证实的“梁启超不可能定理”,即国家提供的正式农贷不可能挤出或者替代民间高息贷款,两者各有用武之地,正式金融供给无法替代非正式金融(民间借贷等形式)供给。
 
    2、缺少担保、抵押,贷款难。在新沂市农村合作银行窑湾分行,我们了解到,至2009年9月,累计发放的信用贷款比数只占到整个贷款比数的4.4%,而近几年来,没有发放过一笔信用贷款。其原因也可以从贷款数据上得到,我们发现,信用贷款中可疑贷款占整个可疑贷款比重92.5%。得此教训,近几年,农村合作银行窑湾分行发放的贷款绝大部分是担保贷款,即通过找担保人来贷款,担保的人数根据贷款的额度来定。
 
    由此就带来农户所反映的担保问题了,从上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窑湾的资金需求分为生活性资金需求和生产性资金需求,而这其中与水产、水运相关的大额的资金需求,如购船、购车,自然可以找担保人贷款;而对于需求相对频繁、额度较小的小额资金需求,如日常的生活性资金需求或者日常的生产资料投入,如果每次都需要找担保人的话,就会出现担保人难找、贷款难的问题。
 
    3、利率太高,贷款难。从问卷所反映的数据来看,也有许多农户反映小额贷款的利率过高。对于小额信贷的利率问题一直有争议。就小额信贷本身来说,以相对较高一点的利率覆盖其交易成本和风险损失无可非议,这也是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另外,由于小额信贷所服务群体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小额信贷能够直接发放到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手中,实现其“自我瞄准机制”,较高的利率就可以把富人排除在小额信贷之外。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银行不能因为小额信贷的成本高而理所当然的一味提高利率,银行要做的是在覆盖风险损失的同时,如何减少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以减少总成本,提高业务竞争力。农村金融改革,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村金融市场还不是充分竞争市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从需求角度分析农户贷款难问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