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汇率之争”探析人民币升值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399下载236次收藏

    摘要:从美国政府首次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到温家宝在两会上高调宣布人民币没有低估,紧接着克鲁格曼叫嚣要打贸易战,拿下中国。美国130名议员联名上书,中国商务部强硬回应。人民币汇率之争一时间乌云压城,人民币升值与否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汇率之争;人民币升值
 
    近日,新一轮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再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发表贸易政策讲话时,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机制”过渡,并首次提出将决定是否把中国划为“汇率操纵国”,一个由130位众议院议员组成的两党连立团体敦促奥巴马政府对中国汇率政策发动多种行动,如果其他措施未能说服中国政府改变政策,应直接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人民币的币值没有低估,一国的汇率是由一国的经济决定的,汇率的变动也是由经济的综合情况来决定的。人民币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反对各国之间相互指责,甚至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一国的汇率升值。
 
    美国政府之所以强力要求人民币升值,本文对其动机进行了如下分析:
 
    第一,美中贸易逆差。2009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总额为2268亿美元,下降15.4%,但中国仍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从而减少中国的出口产品,扭转贸易逆差的地位。
 
    第二,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和美国国内的高失业率,令很多美国人对中国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引起了忧虑。一方面,美国人担心中国突然减持美国债会对美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会使美对中国金融依赖加深。
 
    第三,人民币正朝着实现自由兑换并成为重要国际货币迈进,中国对美元的需求将会大大降低,美元的国际地位也会受到极大威胁。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紧咬人民币汇率,逼迫人民币升值,打压人民币,维护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是美国的必然选择。
 
    在上述背景下,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骤然增加。中国应该客观看待这一压力,中美“汇率之争”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之争,更隐藏着中美国家竞争战略的较量。美国习惯交替运用金融与贸易手段来打压主要竞争对手的现实挑战。日本与美国的战略关系层级远远高于中国,但当日本在实体产业领域的发展威胁到美国现有地位时,美国毫不犹豫地举起了金融铡刀,1985年的一纸“广场协议”夺去了日本的汇率主导权,表面强大的日本金融业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直到今天仍未能恢复元气。而从战略竞争的角度来看,经过这场打压,日本基本失去了挑战美国全球经济霸主的现实可能性。
 
    面对美国对人民币施压的情况,中国必须从国家利益出发,坚持自身的汇率政策,保持人民币稳定,这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有正面意义。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人民币汇率机制会越来越成熟,贸易顺差不是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理由。我国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2005年7月开始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该制度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重要依据,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率。
 
    一、日元升值的前车之鉴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日本资本疯狂扩张,而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同时遏制日本的这一经济增长势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五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plazaaccord),五国政府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实现美元有序贬值,日元的升值受到西方的钳制,在短短两年半时间中,迅速升值了近1倍。“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对于经济强烈依赖出口的日本来说,日元的升值导致国内经济面临大幅下滑风险。
 
    为了应对“日元升值萧条”,日本政府提出了向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变的政策,在金融方面采取缓和政策。日本在本币升值的同时减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最初日本也曾经尝试过升值的同时加息,但由于日本承诺的升值幅度过大,导致经济下滑。另外,当时的高利率环境决定了即使日本央行加息,空间也非常有限。被迫减息,加之正值金融管制放松的大环境,最终导致日本国内信贷大幅膨胀。此外还通过增加政策性贷款,扩大公共投资规模等手段扩大内需。然而,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巨额虚拟资产的存在导致泡沫经济产生,包括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等城市在内的土地价格,以两位数的惊人速度飞升。同期,企业大量负债以追求扩张速度;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从“汇率之争”探析人民币升值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