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政策取向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出现萧条甚至衰退。中国作为世界新兴 经济体之一,不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世界金融危机凸显了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 题,这既给中国经济带来挑战,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克服危机的思路也正是中国经 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路径,只有促进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才能真 正拉动消费,消费在gdp中比重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扩大内需。内需的扩大可以弥补出口的受损,带动 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
一、前言
金融危机,可以定义为起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及至整个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 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金融制度的混乱,其主要表现为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的超周期变 化,其结果是,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从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发生过金融危机150多次,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32次,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 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打击。2008年,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 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下同)的全面爆发引起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
简单的说,“次贷危机”是随着美国利率的上升,尤其是短期利率的不断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 款利率也大幅度上升,从而使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不断加重,同时在房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购房者依靠出 售住房或抵押住房进行再融资变得十分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了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危 机。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 危机的爆发导致相关金融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投资银行被迫关闭、 股市剧烈震荡并进而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 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国际市场消费能力下降,进口大幅萎缩,直接导致了全球经济出现萧条甚至衰退。 虽然中国目前始终未全面放开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使得次贷危机通 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比较有限。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对外依存度较高,经济发展结 构不均衡,因此,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二、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中国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不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目前,金融危机已 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
从宏观上看,中国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直接表 现为出口增长放缓。这一点目前已在中国经济运行中有所体现。就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进出口额增 速结束了从2002年开始的连续6年超过20%的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仅比上年增长17.8%,对发达经济体 和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出现全面回落。伴随金融危机的深化,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额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呈现急剧下降趋势。国内的经济低迷也导致进口需求不足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进口额急剧下滑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增速明显放缓,长三角、珠三角地 区不少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困境。
2009年1-2月,进出口状况仍然趋紧。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2月同比下降27.2%,其中出口下 降21.1%,进口下降34.2%。进入3月份,进出口总值、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下降20.9%、17.1%和 25.1%,虽然下降势头有所放缓,但形势依然严峻。
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还远不止外贸方面。中国目前拥有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总量位 居世界第一。在这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7000多亿美元表现为美国的国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 下,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断下降,目前已经接近于零。还有一些以公司债形式存在的外汇资产,由于受金 融危机的影响,收益也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甚至出现了风险。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其他一些如中投公 司的投资,也已出现巨额浮亏。
在微观层面上,显而易见的是中国那些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产业和企业肯定会受到非常不利的影 响。这里面包括玩具等基本上依靠国外市场生存的企业,也包括纺织业等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外国市场的企 业。而中国那些依靠资本市场的行业情况也十分严峻。如美国的房产市场不景气,中国的钢铁产业就很受 伤,据称,目前中国钢铁产业闲置的产能已超过一亿吨。
以上还只是一些静态的情况。实际上,动态来看,金融危机对于我们的影响要大得多。因为金融 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全面的,比如对行业的影响就会导致失业,进而影响到投资与消费。这种相互影响, 很有可能把整个社会经济拖入下降的轨道,带来全面性的衰退。
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演变到今天,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加深,外部经济环境何时企稳、何时 走出颓势尚难预料。整体经济环境的低迷与趋势的不明朗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国际市场需求的萎靡 不振,而外需萎缩恰恰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从近期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上升 、德国与日本出口大幅下降、美国私人储蓄率上升的情况看,中国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不确定性依然较 大。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金融保护主义等种种不良倾向由蠢蠢欲动到逐渐抬头 ,对中国促进经济复苏的努力也构成了消极影响。
三、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长期的结构调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更 加严峻。危机的发生是突然的,但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由来已久的。许多人把目前的经济困难归因 于金融危机。实际上,金融危机只是加重了中国的经济困难,而不是导致经济困难的唯一原因。中国的经 济结构的确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也早已采取措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中国早期的经济增长是靠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
一、前言
金融危机,可以定义为起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及至整个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 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金融制度的混乱,其主要表现为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的超周期变 化,其结果是,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从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发生过金融危机150多次,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32次,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 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打击。2008年,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 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下同)的全面爆发引起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
简单的说,“次贷危机”是随着美国利率的上升,尤其是短期利率的不断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 款利率也大幅度上升,从而使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不断加重,同时在房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购房者依靠出 售住房或抵押住房进行再融资变得十分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了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危 机。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 危机的爆发导致相关金融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投资银行被迫关闭、 股市剧烈震荡并进而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 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国际市场消费能力下降,进口大幅萎缩,直接导致了全球经济出现萧条甚至衰退。 虽然中国目前始终未全面放开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使得次贷危机通 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比较有限。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对外依存度较高,经济发展结 构不均衡,因此,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二、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中国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不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目前,金融危机已 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
从宏观上看,中国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直接表 现为出口增长放缓。这一点目前已在中国经济运行中有所体现。就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进出口额增 速结束了从2002年开始的连续6年超过20%的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仅比上年增长17.8%,对发达经济体 和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出现全面回落。伴随金融危机的深化,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额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呈现急剧下降趋势。国内的经济低迷也导致进口需求不足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进口额急剧下滑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增速明显放缓,长三角、珠三角地 区不少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困境。
2009年1-2月,进出口状况仍然趋紧。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2月同比下降27.2%,其中出口下 降21.1%,进口下降34.2%。进入3月份,进出口总值、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下降20.9%、17.1%和 25.1%,虽然下降势头有所放缓,但形势依然严峻。
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还远不止外贸方面。中国目前拥有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总量位 居世界第一。在这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7000多亿美元表现为美国的国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 下,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断下降,目前已经接近于零。还有一些以公司债形式存在的外汇资产,由于受金 融危机的影响,收益也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甚至出现了风险。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其他一些如中投公 司的投资,也已出现巨额浮亏。
在微观层面上,显而易见的是中国那些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产业和企业肯定会受到非常不利的影 响。这里面包括玩具等基本上依靠国外市场生存的企业,也包括纺织业等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外国市场的企 业。而中国那些依靠资本市场的行业情况也十分严峻。如美国的房产市场不景气,中国的钢铁产业就很受 伤,据称,目前中国钢铁产业闲置的产能已超过一亿吨。
以上还只是一些静态的情况。实际上,动态来看,金融危机对于我们的影响要大得多。因为金融 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全面的,比如对行业的影响就会导致失业,进而影响到投资与消费。这种相互影响, 很有可能把整个社会经济拖入下降的轨道,带来全面性的衰退。
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演变到今天,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加深,外部经济环境何时企稳、何时 走出颓势尚难预料。整体经济环境的低迷与趋势的不明朗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国际市场需求的萎靡 不振,而外需萎缩恰恰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从近期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上升 、德国与日本出口大幅下降、美国私人储蓄率上升的情况看,中国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不确定性依然较 大。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金融保护主义等种种不良倾向由蠢蠢欲动到逐渐抬头 ,对中国促进经济复苏的努力也构成了消极影响。
三、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长期的结构调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更 加严峻。危机的发生是突然的,但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由来已久的。许多人把目前的经济困难归因 于金融危机。实际上,金融危机只是加重了中国的经济困难,而不是导致经济困难的唯一原因。中国的经 济结构的确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也早已采取措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中国早期的经济增长是靠
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政策取向
点击下载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出口贸易政策下一篇:秦皇岛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本文2010-08-18 10:16:08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15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