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793下载298次收藏
   
    摘要: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开发女性人力资源。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和意义,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性别障碍,并从性别平等的视角度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妇女;性别平等;开发
 
    一、农村人力资源中的女性视角
 
    研究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农牧渔业的妇女人数占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上,而且这一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1990年,妇女占农业从业人员的52.4%,2000年上升到61.6%。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的潮流中,约90%的农村妇女劳动者没有离开土地或从事其他工作。这明显反映出妇女在农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第二期)结果显示,在农村家庭中,从事纯农业劳动(种植和养殖)的农村妇女比例为82.1%,比男性高17.4个百分点,而兼营非农产业的男性为35.3%,比女性高近一倍。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她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在我国广大农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妇女半边天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中,农村妇女占整个妇女人口的70%以上,她们是一支伟大的队伍。因此,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妇女的全面发展,克服传统的性别偏见和影响妇女发展的障碍,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目前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潜力很大,但人力资源素质不高。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小学以下文化占52%,初中文化占36%,高中文化占10%,大专以上文化占2.0%。妇女文盲半文盲占文盲总数的61.2%。在辍学、失学儿童中,女童占60%以上,妇女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6.8年。这与发展农业、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措施很不适应。
 
    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的是人,依靠的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妇女人力资源的潜力不容忽视。如何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把巨大的妇女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妇女人才资源,这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性别障碍
 
    (一)农村妇女问题缺乏有效关注和重视
 
    1996年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世界农村妇女日”,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农村妇女在实现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以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农村妇女的生存状况也需要社会来进一步关注。一是健康卫生知识贫乏。由于缺乏卫生保健知识,农村妇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二是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男性。在农村家庭出现困难、危机的时候,女孩往往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长大以后,农村妇女多数对先进科学技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不能享受平等待遇。缺少教育和与外界的联系,得不到足够的农业贷款;时常受到不平等待遇,时常不能以男性同等权利获得土地或继承权;农村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弱。这使她们成为目前农村的最贫困人群。
 
    (二)农村妇女缺少参政议政观念和环境
 
    由于传统观念束缚、文化教育低下、获取信息狭窄、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促使农村妇女成为一个个松散的“原子村民”。据福建省有关调查,九成以上的妇女参与民主选举投票,但55.7%的是出于被动或是从众心理;30.5%的妇女认为家里有人(一般是男性)作代表;妇女投妇女票的70.6%,投票首要原因是因为妇女要做计生工作;不投妇女票的理由中,76.2%的认为是“妇女压不住人”、名额太少。78.0%的妇女参加过村民大会,但是,其中有80.5%的人都不发表意见。
 
    从农村妇女自身的层面看,由于传统观念习俗束缚和交际范围狭小,农村妇女难以被村民熟知、认同,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妇女党员模范作用也因活动范围的狭小而难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农村妇女知识的缺乏和自卑感也限制了她们能力的发展。农村妇女自身素质、“足少出户”和经济资源缺乏,使得权力、社会资源变得愈发贫乏。
 
    (三)承担社会责任却缺少社会公正认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