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调查分析报告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372下载261次收藏
   摘要: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要求,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
 
    本调查以土地流转为切入口,探讨土地流转是否真正意义上给农民带来了好处,而反映是否惠农的直接指标是流转前后农民的收入变化情况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如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情况。因而本调查将其作为重要指标。
 
    我们选择的采样地点是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在为期10天的调查里,团队采访了县国土局国土资源交易中心领导彭宏献主任,关山村村主任和村支书。对该地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并深入农户进行调查,走访了62户人家。采集到了非常宝贵的数据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关山村位于宁乡县东北部,距县城13公里,离长沙城区29.5公里,随着金洲工业新区及长沙西线工业走廊的建设,关山成为长沙、宁乡、望城三城的中心位置。全村辖16个小组,4.94平方公里。近年来,关山村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
 
    一、调查问卷反映情况及分析
 
    (一)农户自留土地相对较少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自留土地相对较少农户近七成土地发生流转,问卷反映出的具体数据如下:自有土地流转1%-25%的农户占被调查户数的12.9%;流转原有土地25%-50%的农户占被调查户数的21%;流转原有土地50%-75%的农户占被调查户数的45.2%;流转原有土地75%以上的农户占被调查户数的16.1%。
 
    关山村农民大部分土地发生流转,自留土地减少促使农民就业方式发生改变,年轻的村民进城或在村办工厂打工,但年老的农民便失去了收入来源。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农户反映,原来手里土地多时,老人也可以在家做点农活,换点收入。失去土地,虽然有一定补偿,但这部分收入还是较少,老人的赡养问题让人担忧。
 
    (二)土地流转前后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土地流转让农民的工作方式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收入来源也有了很大变化,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发现土地流转前后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见表1),且在某些形式上出现了较为集中的现象。
 
    由于土地发生流转,农民手中的土地有所减少,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农民获取收入的来源更多样化了。由表1可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而以土地耕作作为主要收入的农户比例有所降低。随着土地流转的力度加大,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三)土地流转前后农民家庭收入组成情况
 
    土地流转后,人们逐渐放弃了只靠种地为生的生活方式,家庭收入来源多种多样。但多种多样的收入方式最终可归结为非农业收入和农业收入两大类。由调查问卷反映的情况来看,土地流转后,非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百分比由流转前的61%增长为74%;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百分比由流转前的39%略降至26%。
 
    从家庭收入组成看,流转前非农收入相对农业收入比重较大。土地流转后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非农收入比例达到农业收入的三倍。这间接表明农民的工作方式开始多样化,在家务农靠天吃饭已不再是唯一的出路。在我们调查中,很多家庭新建了两层小楼,生活水平大为提高,这也正是土地流转为广大农民带来切实利益的直接体现。
 
    (四)土地流转前后家庭支出组成情况
 
    土地流转让农民的收入发生了变化,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其支出方式的变化。土地流转是否给人们带来了真正的福利,日常支出情况就是良好的指标:土地流转后,农户全年总收入用在子女教育上的开支由流转前的21%降至13%;用在老人赡养方面的支出由流转前的2%升至3%;日常生活的支出由流转前的42%升为47%;储蓄由流转前的17%升为23%。
 
    有调查数据可知土地流转前后家庭的日常支出都占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土地流转的平均价格相对于水田耕作的纯收入高,农民储蓄比例上升。同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教育优惠政策,减轻了农户教育支出的负担。总体上农民的收入增加了。
 
    (五)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满意程度
 
    土地流转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调查分析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