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摘要:《旅游文化学》是旅游管理专科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文章从《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
一、加强《旅游文化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路
(一)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将总学时分成两个部分,一半用于课程讲授,一半用于实践教学。《旅游文化学》课堂中的的实践活动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进行。应由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成立专门的旅游文化课程组,通过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方式,建立旅游文化案例库,案例内容包括旅游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实际操作中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分成小组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案例的实际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案例熟悉并掌握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实务。这样,旅游文化学的理论和实践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接,深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实践教学支持方面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实践教学需要专门教师进行指导,实践教师包括旅游实习指导教师、旅游实验室工作人员、旅游课程实践教师等。一方面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以承担一定的实践任务;另一方面,聘任旅游企业骨干人士担任实践教师。然后,改革实践课的考核制度。可采用自我考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来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课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地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体系,以便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此外学校应鼓励教师旅游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同时把其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与奖罚挂钩。旅游专业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等工作可由高年级的旅游管理学生来做。这既是对其原有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检测,也有助于增强其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三)实验环境建设方面
校内旅游环境建设方面,运用多媒体条件立体模拟客房、餐厅、旅行社以及景区(点)的实际运营;使用学校已有设施开展旅游案例教学、双语教学、互动教学以及情景教学。校外实验基地建设,一是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和政府、企业等举办的各类旅游知识大赛、演讲比赛、服务技能大赛等,并为其提供便利;二是通过多种合作,建设一批档次高、发展成熟的固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专门观摩基地。由学校或者学院出面,选择旅游行业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区,建立《旅游文化学》课程专门观摩基地。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利用周末时间派往观摩基地进行实地观摩,要求学生将观摩内容进行记录,发现其文化旅游活动方面的成功方面与不足方面,运用所学的旅游文化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并写成报告。然后,先组织各组学生互相进行交流,由学生自己对观摩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评述,既分析观摩单位文化活动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也分析学生观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再次深化学生对旅游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
(四)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随着电脑技术的出现,绝大部分高校的教学中,都已使用多媒体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所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黑板的替代品,还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图片、音像资料的使用更是让授课内容图文并茂。教学工具在进步,教学方式却仍然一成不变,一言堂的教学、枯燥无味的教科书、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已经成为制约我们进行彻底的教学革命的桎梏。
二、实施中的教学改革措施
 
旅游文化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5:1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97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