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以人为本,即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工作水平、开创新局面,就必须以人为本,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夯实工作基础,增强工作后劲。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人本关怀缺失的现象,因此,以以人为本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以人为本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中,以人为本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自身改革和发展,又要引导和帮助人结合实际,学习、运用科学发展观,为各项工作改革和人的发展提供正确思想指导。以人为本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人本文化。它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以外,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特别是把以人为本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起来,延伸到正确妥善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这就使以人为本的内涵得到了扩展,也更易于落到实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理念,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问题,对于新时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然要以人为本进行教育,把人作为教育的起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越来越突出人的本位,重视人性的回归与实现。现代教育先后实现了从“学会学习”到“学会生存”再到“学会关心”的主题转变,不断弘扬人文精神,教育学生关心自我生存本身,关心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每一个学生都将面临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这些人生课题会带来诸如人际关系、学业、情感、就业等方面的新问题。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又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他们多不敢主动接近老师。所以,非常需要教师主动走近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的疑惑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疏导,用爱温暖学生孤独的心灵。有鉴于此,实施人文关怀是预防和阻止学生发生心理疾患的迫切需要,是为和谐社会培育和谐人才的必要措施。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分地强调“社会本位”,而缺乏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考量,没有真正以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全面发展为本,更未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妙处,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复、空洞、强迫等消极体验,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需创新方法才能克服这些弊端。在实现导向功能时,不仅要坚持正面
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点击下载
上一篇:论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下一篇:试论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师
本文2010-08-18 10:15:0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97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