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外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经验启示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3001下载206次收藏

    摘要:农业保险风险区划是我国大规模开展农业保险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存在潜在需求大但参保率不高的现状,为了确保其持续稳定开展,必须以农业保险风险区划为基础。文章介绍了国外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实践经验,阐明了风险区划对农业保险稳定经营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实行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经验启示
 
    一、我国实行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必要性
 
    农业保险风险区划是大规模开展农业保险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我国实行省、市、自治区的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是体现保险的风险一致性原则和防止逆向选择的必要措施。国际经验表明,进行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将农业保险标的面临的保险风险做出区域划分,可以避免让一个农场主或一个地区的保费补贴其他的农场主或地区,使他们的保费与自己的生产风险损失概率联系起来。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表明,自农业保险开展以来,一直面临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我国农民对保险缺乏适当的理解,投保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农民阶层人均收入水平低,而以年损失率为基础的农业保险费率却很高,导致农民的保费支付能力有限。而且,由于农业灾害有明显的区域性,在某一地区,只要农业生产风险表现出不一致性,此时统一费率的实行,就会导致各保户之间转嫁风险的权利和支付保费的义务不对等,极易诱发保户的逆选择行为,即高风险的农民投保积极性很高,而实际风险低的农民不愿意投保,最终使农业生产风险不断向保险公司集中,导致保险人的经营严重亏损,或是被迫退出农业保险市场。因此,为了确保农业保险持续稳定的开展,必须以农业保险风险区划为基础和依据,对农业保险的风险区划不仅是保障农户利益的客观需要,也是农业保险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国外农业保险风险分区的经验
 
    事实上,国际上农业保险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都进行了农业保险的风险区划。例如美国、日本和加拿大都是开展农作物保险比较早、保险机制较健全的国家,他们既有农作物一切险,也有单一责任的农作物保险,如雹灾保险。无论是一切险还是雹灾险,都按灾害发生规律和风险等级进行了区划。
 
    (一)美国农作物的风险分区
 
    美国自1938年开展农业保险以来,经过70多年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已基本建立了现代化的风险管理制度。在美国,农民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所要投保的类型和投保水平,由农民自己支付保险费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由政府予以补贴。保险产品涵盖了各种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类型可细分为团体收益保险、作物收益保险、农场总收入保险、收益保证保险和收入保护保险等。美国曾以雹灾次数(平均雹灾天数)、雹灾次数最多的季节和雹灾强度为主导指标,把整个美国大陆划分为14类雹灾地区,据此分别对各区域制定和实施差别保险费率。美国对农作物一切险区分了保险责任区和费率区,分别反映生产力和风险的差异。其具体做法是,先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保险统计处为每个县确定保险责任和厘定保险费率及保险金额;各县再按土地的生产能力,考虑收获的记录、土壤分类地图及其他各种资源情况,把该县划分为不同的保险责任区(一般有5个-10个等级);在当地居民的协助下根据生产风险的区域性将该县划分为不同的费率区。在划分费率区时,某些地区可能被定为不适宜保险的地区,因而这些农民可能被视为不适宜保险的农民。
 
    (二)日本农作物的风险分区
 
    日本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酝酿农业保险,日本农业保险组织由基层向高层分为三 级:农业共济组合、农业共济联合会和国家农业保险机构(即农业共济再保险特别会计处)。日本立法规定,凡是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的农作物及牲畜都被列为法定保险范围,实行强制保险;对果树、园艺作物、旱田作物等实行自愿保险。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都享受政府补贴和再保险。
 
   &n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国外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经验启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